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介绍?无智不明?一、广播传输及覆盖技术目前,实现广播覆盖的技术手段主要三种:中波广播、短波广播和调频广播。1、中波广播技术:中波广播于1920年正式开始播出,这是较早开发出来供声音广播专用的频段,频段范围是526.5-1606.5千赫,频道间隔为9千赫,共划分为120个频道,最低的频道是531千赫,最高的频道是1602千赫;发射带宽为9-20千赫的范围。中波广播主要有两个服务区一是地波服务区,围绕地球表面传播,形成较为稳定的覆盖区,约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二是天波服务区,电波在夜间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在较远的地方(约300公里以外)形成的服务区,这个服务区只有在晚上才出现。实际的广播覆盖主要依靠地波服务区来完成。目前为至,中波广播仍然是我国广播覆盖的最重要的手段。中波广播技术的主要缺点是,一是声音质量较差,不如调频广播好。二是频谱拥挤,只有120个频道,节目套数受到限制,为了解决频率分配的问题,主要使用同步广播来解决覆盖问题,同步广播有相位同步(精确同步)和频率同步(准同步)两种方式。目前,我省的31个中波台分别承担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电台和当地广播电台节目的转播任务。2、短波广播技术:短波广播使用的频段介于中波和调频频段之间,分布在5.95-26.1兆赫。主要依靠电离层的反射传播声音信号,传播距离最远,非常适合对远距离广播(几百至几千公里),主要用于节目传送、大面积覆盖和对国际广播,短波广播是国际上公认的用于对国外广播的一个频段。由于短波广播频谱非常拥挤,传播很不稳定且世界上短波发射台太多,使用短波广播,一般需要大功率发射机且用不同频率发射才能达到实际的覆盖效果。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全国有9个省可以使用短波广播来实现本省节目的覆盖(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广东、云南、黑龙江、和四川),而我省不能使用短波广播频率来实现本省广播节目的覆盖。3、调频广播技术:调频广播是在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的声音传播方式。使用频段是87-108兆赫,频道间隔100千赫,能容纳210个频道。调频广播有效的传播为直线、视距传播,因为它的波长短,地波衰减很快,而天波穿透电离层不能返回地面。调频广播的优点有:一是音质优美,可以做高保真度广播,二是抗干扰能力强,系统信噪比高,收听悦耳。三是频段宽、频道数较多,且调频广播没有反射天波,干扰距离短,频率复用率高。四是在调频广播中易于实现立体声广播。五是同等功率情况下,调频广播比中波广播覆盖范围要大,接收场强要求要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比中波要低。因此,调频广播在我国发展很快。1992年,原广电部发布了全国调频广播覆盖网规划,我省的调频广播按照全国调频广播覆盖网的规划,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省电台的4套节目、信息电台节目、各省辖市的广播节目以及部分县(市)的广播节目都实现了调频覆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调频频段较多,但由于调频广播发展很快,原规划的调频频率资源远不够用,一些省市使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来提高频率的利用率,调频同步广播在我省的开展也在积极的酝酿之中。4、广播的数字化技术(1)模拟调幅广播的数字化(数字AM)传统的调幅广播在传输过程中有易受到干扰,音质差、业务单纯等固有的缺点,这些一直都在困扰着调幅广播的发展。调幅广播的数字化(数字AM)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窄带的数字AM方式,可使广播质量明显改善,在原中短波的带宽内为听众提供无干扰的接近调频立体声质量的广播;(2)、现有的AM模拟发射设备(PDM、PSM和DX系列发射机)增添数字调制器可成为数字AM设备继续使用;(3)、模拟和数字的AM信号可以共用一部发射机和同一个频率,模拟AM接收机可以收听到模拟广播,而数字AM收音机可以收听具有FM质量的数字AM广播,这样,不需要进行新的频率规划,就可以逐步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平稳过渡。(2)数字音频广播(DAB):作为新一代广播系统的代表,欧共体制定的尤里卡-147DAB是迄今为至惟一被ITU推荐的新一代广播系统,已被标准化为ETS300401。DAB的主业务信道的数据容量为2.304MD/S,可以同时传送6套CD质量的立体声节目,可同时传输音频和数据业务,实现传输容量的灵活配置,可用于固定、便携、移动接收,适应于地面、卫星、电缆进行覆盖并具有多媒体能力,可工作于47-3GHz很宽的频率范围,并可实现同步网(单频网)工作,频率利用率可为现有模拟广播的3倍以上,相同的覆盖面积其发射功率比FM发射机要小很多。DAB的主要优点是在移动接收的条件下仍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声音节目,解决了声调多径、传播和快速移动时多普勒频移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间选择性衰落等问题,具有明显高的频率经济性和功率经济性。英国和瑞典于1995年率先实现了DAB的正式运营,到1999年年底,欧洲的DAB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