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教学楼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详解.doc

发布:2016-05-23约1.72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大学 专业综合设计 题 目 高校教学楼综合布线的 设计与实现 系 (院) 信息工程系 专 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 级 2011级 学生姓名 xxxx 学 号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 职 称 讲师 二〇一四年五月八日 设计说明 题目 高校教学楼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实现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智能建筑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智能建筑,例如办公智能大厦、商业智能大厦、金融智能大厦、智能园区、智能住宅小区。 设计原则 性能价格比:选择的线缆、接插件、电气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电气性能,而且价格适中。 实用性:设计、选择的系统应满足用户在现在和未来10至15年内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灵活性:做到信息口设备合理,可即插即用。 扩充性好:尽可能采用易于扩展的结构和接插件。 设计内容与预期目标 设计内容:了解目前综合布线的各种问题并熟悉网络拓扑结构图,实地调研的网络设备及管理等现状,综合分析网络存在的问题。 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在综合布线设备中,除了最为主要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线缆等以外,还有很多的布线设备在使用。常用的有RJ45插头、信息插座、配线架、光纤连接器、剥线钳、打线钳、网线钳、网线模块等。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设计 2 1.1 综合布线设计原理和目标 2 1.2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2 1.3 综合布线设计原理、规范和标准 3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3 2.1 系统结构 3 2.2 需求分析 6 2.3 设计目标 7 第三章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3.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8 3.2 配线子系统设计 9 3.3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1 3.4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3 3.5 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14 3.6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5 第四章 系统的调测与验收 17 4.1 调试阶段 17 4.2 验收阶段 25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 综合设计 1.1 综合布线设计原理和目标 综合楼网络综合布线是为数据传输提供实用、灵活、可扩展、可靠的模块化介质通道,综合楼布线系统所用的线缆、接插件等各类设备、配件,都充分地考虑到先进性、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综合楼是老师上课使用校园网络的主要场所,网络综合布线要建立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基础平台,使其对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支持达到先进水平,并且保证技术领先。不仅满足综合楼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系统以后的扩充升级也便于实现,综合楼网络发展的需要。 1.2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1 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第一前提,适当超前,统一规划。 2 先进性:选择的产品要技术领先期长、产品丰富,价格适中;具有大容量、高速率,能适应多媒体应用需求及将来发展的应用。 3 可扩展性:布线系统不但要能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还要满足将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4 便于升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因此系统的设计要便于升级。 5 高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系统产品要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6 标准化: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并应是今后的发展主流。 7 开放性:能容纳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不同的网络平台。 8 安全性:具有保证信息不被窃、不丢失的机制。 9 实用性:系统拓扑结构必须要满足实训楼设计的各种应用要求。 10 设计、施工、运营与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工作环境。 11 由于布线系统有很长的使用期,反复布线只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消耗,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注重实用,适当超前,一次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1.3 综合布线设计原理、规范和标准 (1)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4-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YD/T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YDJ5006-2003) (6)邮电部技术规定《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持术体制》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以建筑物为平台,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和相关连接器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使话音、数据通信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再进一步与外网相连。综合布线是一条适应信息时代的建筑物内“信息高速公路”,是建筑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 图2-1 2.2 需求分析 总体需求: 满足主干1000Mbps,水平100Mbps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 主干光纤的配置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