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指南(广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南
目 录
第一篇 就业形势与有关规定 1
第二篇 求职技巧 6
第三篇 就业工作流程与相关手续的办理 2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编
二OO八年十月第一篇 就业形势与有关规定
一、广东省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扩招使得毕业生人数居年成跳跃式增长的态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如下。
1.近年我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届别 参加就业人数 初次就业率(%) 总体就业率(%) 2005 60024 92.39 97.59 2006 69699 90.42 97.25 2007 88871 90.66 97.27 2008 117889 89.98 待公布
2.近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届别 参加就业人数 初次就业率(%) 总体就业率(%) 2005 865 93.41 97.11 2006 1151 88.79 94.96 2007 3283 89.73 98.02 2008 2646 89.08 待公布 我校2009年毕业生情况。
2009年我校有34个专业2717名学生毕业。现在,有的同学参加就业实习,有的同学参加招聘会,有的同学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有的复习备考研究生。
二、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总体来说,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有以下:
1.我国就业的供给压力过大
(1)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
(2)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攀升;
(3)城镇存在大量下岗失业人员;
(4)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5)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我国目前人力资源数量过剩约2亿,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面开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种压力无疑还会进一步增加。此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对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2.就业需求严重不足
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形成“剪刀差”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平均可以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进入90年代,经济每增长1%,却仅能提供80万~100万个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给就业机会带来的拉动力量越来越小。
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年内仍可持续在8%的水平,而从近期的角度看,就业需求的增长平稳缓慢,无法满足上述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
3.广东省高校毕业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
一是外部压力:(1)来自其他就业群体的压力。近年来广东省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足100万个,而每年全省预计城镇劳动力供给增加150万~200万人,每年下岗需要再就业的人员超过100万人;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预计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有125万人;大量外省劳动力涌入本省。大学毕业生与下岗人群、农村富余劳动力相比较,具有知识、技术、年龄等方面优势,但缺乏目前就业市场看重的“工作经验”。(2)来自外省毕业生的压力。广东省内的毕业生极少到外省就业,只进不出。每年广东省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的不超过5%,但有很多外省毕业生到广东就业。
二是内部压力:省内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9年预计有33.7万人,使得广东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三、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思想方针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改革社会用人制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就业环境。
毕业生就业工作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以及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鼓励毕业生自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四、我国就业政策的根本导向
2002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的措施和政策。在各种文件和规定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并对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将是未来几年内就业政策的主要基调。
五、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思想
完善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通过供需见面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