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胶工艺 橡胶的塑炼、混炼.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炼胶工艺 橡胶的塑炼、混炼 橡胶的塑炼 概念:在橡胶的加工中,使用机械力、热、 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药剂来使生橡胶由强 韧及高弹性的状态转变为柔软而富有可塑 性的状态。这种将生橡胶加工成具有适当 可塑性的工艺过程就叫橡胶的塑炼。 目的:使生橡胶获得适宜的可塑性,以满足 后继工序的需要。 橡胶的塑炼 塑炼准备 烘胶 切胶 破胶 不同胶种 有不同的 温度与时 间 橡胶的塑炼 塑炼方法 开炼机:1.薄通法 辊距0.4~0.8MM进炼胶, 重复进行,直到得到所要的可塑性。 2.一次塑炼法 既包辊法,辊距 4~5.5MM条件下,形成包辊之后进行连续过辊式塑炼,直到塑炼工艺规定为止。时间短,效果差。 3.分段塑法 此法在采用薄通法和 一次塑炼法无法达到工艺要求而采用。效果好,但生产管理麻烦。 4.添加塑解剂 在薄通法和一次塑炼法的基础上,加入化学塑解剂以达工艺要求。 橡胶的塑炼 密炼机的塑炼 密炼机的塑炼一般分一段塑炼和多段塑炼 1.一段塑炼 将生橡胶一次投入密炼室内在一定的温度与时间及气压下,连续进行塑炼,以达到工艺要求。该法仅塑炼要求不高的胶料使用。 2. 分段塑炼 将生橡胶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先塑一次,停放4~8小时,再次投入密炼机进行塑炼,以达到工艺要求。还可进行三段塑炼。 3.添加塑解剂 橡胶的塑炼 不同的胶种塑炼条件不同 NR:低温塑炼,开炼机40~60℃,采用薄通 法较好;密炼机采用多段塑炼,温控130℃ 内。两都均可采用化学法塑炼。 NBR:低温塑炼,采用薄通较好,尽可能采 用低温(30℃~50℃)分段塑炼。不宜采用密 炼机塑炼。 橡胶的塑炼 BR:一般不塑炼,门尼超50的生胶需进行 塑炼,密炼机塑炼温控150℃*8分钟。为防止 凝胶生成,可放入胺类防老剂。 SBR:软丁笨,可不进塑炼,但适当的塑炼 可改善压延压出的加工性能,开炼机塑时辊 距越小,效果越好。温控35~50℃。用密炼机 塑炼时,温控139℃内。为控制温度,可加入 塑解剂,缩短塑炼时间。 橡胶的塑炼 IIR:可不塑炼。但为改善加工性能,也可 采用低温塑炼,一般25~35℃。也可使用化学 塑解剂,如过氧化物二异丙苯,等。用密炼 机塑炼温控120℃内,同时加入塑剂, CR:开炼机塑炼,硫磺调节型温30~40℃, 时间10分钟左右;非硫磺调节型温40~45℃时 间12分钟左右;如果使用化学塑解剂,3~4分 钟即可达到塑炼效果。密炼机塑炼温80℃内 ,时间约4~5分钟即可达到工艺要求。 橡胶的塑炼 FKM:先采用薄通法以胶料进薄通6~7次, 后让胶料包辊,门低于50的生胶可直接采用 包辊法进塑炼。 用密炼机塑炼时:130℃*6分钟。 橡胶的混炼 混炼原则: 1.用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入,如活性剂 、防老剂等用量少,作用大,要求分散均匀 性高,包括某些难分散的促进剂。 2.用量多,容易分散的配合剂后加入。 3.液体类的,如软化剂,对胶料有增塑作用, 通常放到后面加入。 4.对温度敏感,化学活性高的的配合剂,一般 让胶料降温后加入,以防止焦烧。如TT,TRA。 理想的混炼 配合剂分散均匀,无喷霜和焦烧现象 增强剂分散度高,且界面结合良好 具有合适的可塑度 混炼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劳动强度低 橡胶的混炼 混炼 开炼机混炼:包辊 吃粉 翻炼 密炼机混炼:湿润 分散 捏炼 橡胶的混炼 开炼机混炼 A 将生胶塑炼好后,将辊距调至1MM~6MM,让胶料包辊,依次加入配合剂,进入吃粉阶段,此时要控制辊筒上的积胶量,如果积胶过多,造成一部分胶料在辊上打滚而不能进入辊隙中,使配合剂不能混入。如果胶料过少,配合剂仅靠后辊与橡胶的剪切力擦入胶料中,而未进入胶料内部,影响分散效果,同时未擦入胶料内的配合剂会被压成片状而掉落接料盘。一般积胶为包辊胶的1/3,两辊间的胶料能起皱纹即可。 开炼机混炼 包辊 混炼 混炼过程包辊状态 开炼机混炼 橡胶的混炼 开炼机混炼 B 先加入难以分散的配合剂,如SA,ZNO、RD等各种防老剂、固马隆固体树脂等 。再加入较易分散的其他配合剂,如MB、白色填料,炭黑 等,待所有配合剂完全溶入胶中,打厚三角包6 次以上,再进行薄通;薄通次数一般5—8次,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