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盱眙经济社会发展情况.doc

发布:2016-08-13约1.6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盱眙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张目为盱,直视为眙,盱眙寓意高瞻远瞩、登高望远,现辖14镇5乡,国土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面积江苏,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盱眙拥有四张响亮名片 “十一五”以来,全面实施“工业强县、城建举县、旅游兴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不断加快“新兴轴承之都、中国凹土之都、著名龙虾之都、特色休闲之都”建设,坚持差别竞争、以特取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明显高于全省和苏北平均速度。 ,紧“总量再翻番、苏北进十强、创建县级市、提前达小康”四大目标,1-6月份,55项市对县考核指标全面过半,完成财政总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89亿元,增长45.3%;到账外资1.52亿美元,提前7个月率先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新引进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新批外资项目28个,数量位居全市第。 当前,盱眙的经济基础日益深厚、工作机制逐步成熟、干群风貌更加昂扬,面对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北加速振兴等多重历史性机遇,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跑破脚皮的“四皮”持续开展一季度 “春节走出去、招商不回头” 、二季度龙虾节招商、三季度招商引资“百日竞赛”和四季度冲刺全年目标招商四轮招商主题活动;注重加强县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农民创业点“两区一点”载体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累计进区企业500余家,建成农民创业点306个。联合中科院、美国美泰克国际矿物技术公司等国内外顶尖研发机构,加速凹土新产品研发新型装备制造业。二是推进城市特色化,城市经济更加繁荣。紧扣“龙虾之都、山水名城”的城市定位,目前,城区面积达44.3平方公里,人口突破20万,城市化率达46%。场馆,城市新景观,龙虾产业大厦、山水商务大厦浙商大厦、大剧院、淮河明珠塔等城市新地标加快建设;以打造苏北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商贸商务中心、物流运输中心”为目标,加速集聚物流资本,重点物流项目推进有力,一座宜人、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市正加速崛起。 三是推进旅游休闲化,山水魅力日益彰显。盱眙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多达66处,形成“西帝(明祖陵)、东王(大云山汉墓)、南寺(铁山寺)、北庙(甘泉山)、城中山(第一山)、水下城(泗州城)”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拥有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山汉墓博物馆建设和水下泗州城遗址开发正式启动,盱眙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旅游第一县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谐盱眙逐步构建。始终注重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进实施中澳满江红龙虾、荷兰瑞克斯旺种植、台湾德芳有机农场、袁隆平超级水稻、俞敬忠棉花育种等高端农业项目,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龙虾、畜禽、林业、优质稻米4个十亿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高效农业面积达56.3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持续加强农村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整合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布局,加大城镇建设投入扎实开展领导挂钩帮扶“十个一”、城乡温暖关爱、千名干部解万民疾苦和新农村建设“五个一”工程,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推进服务品牌化,效能高地加速隆起。业亲如父母、对待客商亲如兄弟、对待项目亲如子女的“三亲”理念,以效能督查和倒逼警示为抓手,不断深化“日督查、月过堂、季观摩、半年总结、全年奖惩”的工作机制,重点实施“挂包主办、定期会办、现场交办、跟踪督办、失职查办”制度,倾力打造开明开放、亲民亲商、创新创业的101%服务高地。目前,晚上当成白天干、雨天当成晴天干、假日当成平日干、两人事情一人干、两天事情一天干的“五干”精神更成为盱眙干事创业的主流,党风纯、政风清、民风和、新风正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 7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