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国搜查扣押制度与非法实物证据排除_郭旭 .pdf

发布:2024-11-09约1.68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武陵学刊

年7月Jul.2014

第39卷第4期JournalofWulingVol.39No.4

德国搜查扣押制度与非法实物证据排除

郭旭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1000)88

摘要:非法实物证据排除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今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

趋势必将是日益关注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问题。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特点是:建立在搜查扣押制度基础上的非法实

物证据排除规则,以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为依据,以“证据禁止”理论为基础,在施行过程中以“法治国原则”和“比例原

则”为判断之标准,并通过一系列的判例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德国的司法设计和证据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削

弱了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效果。

关键词:德国;搜查扣押制度;非法实物证据;排除

78-07

(201)044-00

D9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014

中图分类号:::

围包括身体搜查,犯罪行为人、教唆者、从犯等人的

财物、住所或者其他经营场所。在德国的刑事诉讼

。对于一些通中也存在对第三人的搜查活动,但是这种类型的搜

过严重违反公民宪法性权利的手段和方式取得的证查受到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只有在抓捕犯罪嫌疑人

据应当予以排除,这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核心内或者为了追踪犯罪线索、扣押特定物品的情况下,并

涵。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全国人大的立法高且有相关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线索或者物

度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仍旧存在一品在以上场所之时,方可对第三人进行搜查。

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德国作为大陆法系不仅如此,德国刑事诉讼法还对场所搜查的时

[1]

国家,在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间进行了规定。场所搜查通常又与隐私权相联系,人

存在着自己的特点,对此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及们的住所在历史上也被赋予了十分神圣的象征意

时促进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的发展有所裨益。义。在作为公权力行使的搜查行为中,也应当重视对

于隐私权的尊重与保障。第10条第4一款明确规定

一德国的搜查扣押制度

了私人住宅、商业场所等与财产权和隐私权相关场

搜查扣押是刑事诉讼程序中获取实物证据的重所的夜间搜查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仅在抓捕现行

要来源,而搜查扣押制度的具体设计和规定必然会犯、极端紧急情况或者为了重新抓获越狱逃跑的罪

对刑事司法取证、公民的相关权利造成很大的影响,犯时方可采用。同时,刑诉法还对场所的性质进行了

在探讨德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之前,有必要先不同的划分,对于夜间任何人都可进出的场所,或者

从结构上探讨德国的刑事搜查与扣押制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