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为例.docx
PAGE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为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逐渐显现。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院,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并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够对接,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学院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院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这对于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明确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学院了解到商贸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据此,学院调整了课程设置,增设了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市场营销》等课程,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在实践教学环节,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据统计,近三年,学院学生参与实习的人数达到90%以上,其中80%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得到了企业认可,部分学生甚至提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例如,某学生在实习期间因表现出色,被实习单位直接录取为正式员工。
(3)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院定期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近三年的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中,学院学生团队共获得省级奖项10余项,国家级奖项2项。此外,学院还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院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在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使教师队伍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均具备较高水平。例如,某教师通过在企业兼职,将实际工作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好评。
(2)学院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训相结合。通过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教师通过模拟企业供应链运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
(3)学院加强了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及时了解行业动态,调整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同时,学院与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例如,学院与某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电商运营培训,让学生在真实电商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
(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通过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据统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平均起薪逐年增长。此外,学生就业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这些成果充分证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2)在实践中,学院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同时引入了行业标准和规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较高,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满足。为此,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更为灵活的实习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3)在反思中,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