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工作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国家级水管单位
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创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充分发挥工程在供水、防洪、灌溉、发电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提升温州水利工程形象,加快珊溪水利枢纽发展步伐,根据水利部(水建管[2008]187号)《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及其考核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和可持续水利转变”的治水方针,充分挖掘和发挥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完善工程设施,优化服务质量,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卫生整洁、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服务一流、安全文明、人水和谐的国家级一流水利枢纽工程,进一步提升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形象,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现温州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十二五”目标提供强力支持和基础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国家级水管单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指导、检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陈元康同志任组长、总经理张存金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副总经理潘三林、姚茜、总工程师滕玉楠同志任副组长,公司各处室、各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场工作组、创建监督组和文秘宣传组,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办公室,由张存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潘三林、姚茜、滕玉楠三位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立珊溪电厂、赵山渡电厂、引水管理处和水文测站标准化四个现场创建工作专班,分别负责各自范围内创建工作的实施。
三、创建目标及任务
根据水利部(水建管[2008]187号)《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及其考核标准,申报国家级水管单位必须满足以下4个基本条件:1、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并通过验收。2、水库、水闸工程按照《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和《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注册登记。3、水库、水闸工程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闸安全鉴定规定》的要求进行安全鉴定,鉴定结果达到一类标准或经过除险加固达到一类标准。4、新建工程竣工验收后运行3年以上;除险加固、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且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后运行3年以上。此外,还要由水管单位、市水利局、省水利厅依据水利部制订的考核标准分别组织对水管单位管理状况进行考核赋分。考核实行千分制,分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四大部分,若想通过水利部验收,其考核结果总分应达到920分(含)以上,且其中各类考核得分均不得低于该类总分的85%。目前我单位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均已通过了温州市水利局组织的规范化验收,分别为975分和965分,均达到“优秀”标准,经过开展规范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枢纽工程管理的硬件、软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家对创建工作的积极性较高,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和坚实的创建基础。今年我们将立足从薄弱环节入手,始终坚持以“三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为基础;以“三全”(全员参与、全程监督、全过程控制)为根本,以努力实现“三促”(促进管理理念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促进公司实力增强)为目标,强化软硬件建设,努力完成大坝注册和安全鉴定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争取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国家级水管单位的评定标准,计划在2012年12月底以前完成由水利厅组织的考核初评工作,2013年4月份通过由水利部组织的考核验收。
四、创建工作重点
(一)组织管理
1、按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对制度进行新编、修编和汇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2、规范公司培训管理,重点是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培训,要做到关键岗位能全部持证上岗。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市级、省级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和青年文明号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年内完成市级文明单位达标。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企业文化体系设计,建立与理念系统相吻合的BI(行为识别系统)系统,包括公司员工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领导人员行为规范、专项行为规范、企业职场礼仪规范等。并对公司已经完成的VI(视觉识别系统)进行匹配性调整,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5、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市级基层水文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
6、分别在珊溪电厂和赵山渡电厂建立展览室,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工程建设以来的重大事件,建造浓厚的水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文化品位。
7、根据创建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水库大坝、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和周边环境进行规划和整治。
(二)安全管理
1、上半年完成珊溪大坝和赵山渡大坝注册。
2、年内完成珊溪大坝和赵山渡大坝安全鉴定工作,鉴定结果均要达到一类坝。
3、年内完成珊溪水库大坝的确权划界工作,完成设计文件报批、界桩和安全标示的设立等。
4、年内完成赵山渡电厂防汛仓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