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核电厂案例分析.ppt

发布:2017-06-20约2.26万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核反应堆工程案例分析 核电厂全景 核电厂安全案例分析 前言 一 背景知识 二 案例分析 前言 核电厂和其它工业生产活动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设备失效、人员差错、意外、灾害等事件。 核能:最危险/最安全的能源,一种事物矛盾体的两方面 核电厂严重事故后果可以引发世界性灾难;核能是世界公认有发展 前途的清洁能源。 核电厂安全:取决于人类智慧和驾驭核能的能力 核电厂经验反馈/案例分析:化废为宝;吃一堑长一智把灾害变成财富的手段 —--也是核电厂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驱动力:经验反馈;科技进步是核电厂性能不断改进的两只车轮。 如:核电厂经验 > 一万堆-年; 容量因子提高 >20%。 背景知识 1 纵深防御 2 监督管理 3 分析方法 纵深防御 定义: 采用纵深防御概念是为了对潜在的人员差错和设备故障加以补偿,此概念的核心是提供多层保护,包括前后设置的多层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它也包括在这些屏障不能完全起作用时为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危害而进一步采取各项措施。 纵深防御 (1)? 第一层次防御的目的是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效。 (2) 第二层次防御的目的是检测和纠正偏离正常运行状态,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3)?设置第三层次防御是基于以下假定:尽管极少可能,某些预计运行事件或假设始发事件的升级仍有可能未被前一层次防御所制止,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事件。这些不大可能的事件在核动力厂设计基准中是可预计的,并且必须通过固有安全特性、故障安全设计、附加的设备和规程来控制这些事件的后果,使核动力厂在这些事件后达到稳定的、可接受的状态。 (4)?第四层次防御的目的是针对设计基准可能已被超过的严重事故的,并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实际可能的低。这一层次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护包容功能。 (5) 第五层次,即最后层次防御的目的是减轻可能由事故工况引起潜在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这方面要求有适当装备的应急控制中心及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监督管理 (1)监管方式 (2)报告制度 (3)事件分级 监管方式 建立安全运行基石 监督三个领域内的行为: 反应堆安全性(避免事故和一旦发生减轻事故后果); 辐射安全(电厂运行时保护电厂工作人员和公众); 电厂防灾或其他安全威胁的防护。 监管方式 建立安全运行基石 1.???????? 初始事件:该基石着重于核电厂的运行和事件,如果电厂安全系统不介入,这些事件可能导致事故。这些事件包括设备失效导致电厂停堆,非予期的复杂化停堆或电厂功率大的变化。 2.???????? 缓解系统:该基石测度为防止事故或减轻可能事故后果而设计的安全系统功能。通过周期试验和性能测试检查这些设备。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