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司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教案.doc

发布:2017-10-26约5.6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甘肃稀土集团员工消防安全知识 培 训 教 案 (金属公司)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一、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所谓火灾,就是指违背人们的意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根据燃烧对象可分为:建筑火灾、露天火灾、交通运输火灾、山林与草原火灾等。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分为:A类(固体火灾)、B类(液体火灾及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物质火灾)。根据火灾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分为:一般、重大、特大。 二、燃烧条件在消防中的利用。 了解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道理,就可以了解制定预防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措施及方法。 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同时产生燃烧所需要的几个条件。 控制可燃物,以难燃烧或不燃烧的材料代替易然或可燃的材料。 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 消除着火源。如隔离、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等。 阻止火势蔓延。在建筑物之间筑防火墙,设防火间距,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火灾扩大。 2、现行的灭火基本方法。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反应的游离基消失。 ①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火场上的破拆就属于这一种。 ②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泡沫灭火的主要作用就是窒息。 ③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可燃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到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水就是很好的冷却剂。 ④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因素消失,中止燃烧反应。如干粉灭火剂。 四种灭火方法应综合运用,有机结合,如二氧化碳灭火剂同时有冷却、窒息的作用。常温下,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78℃的雪花状固体CO2。(干冰)。在迅速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同时由于CO2大量的喷出,减少火场氧气的含量,也就起到一定的窒息作用。 三、火灾报警及火场逃生。 1、报警的对象。 ①向周围人员报警,召集他们前来扑救。 ②向消防队报警。 2、报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报警的方法有使用电话报警、直接派人前去消防队报警、大声呼喊三种。 向集团公司消防队报警,应拨通报警电话“110”(座机)或“8821644”(手机、座机均可)后,向值班人员讲清着火地点、着火单(岗)位名称、燃烧物质种类、数量、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等。 ②报警注意事项。 1、记清、拨准电话号码,不能谎报火警。 2、讲话要清楚,最好使用普通话,要做到急而不慌,讲话稍慢点,一定让值班员听清楚。 3、要讲清火灾的详细情况。 4、当值班员讲“消防队去车了”方可将电话挂断。 5、打完电话后要派人去火场附近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以便带路。 四、各种灭火器材使用及保养 1、干粉灭火器使用及保养: 分类:以碳酸氢钠(NaHCO3)或碳酸氢钾(KHCO3)为基料,易于扑灭易燃液体(B类)、气体(C类)和带电设备火灾;以磷酸三铵((NH4)3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为基料,易于扑灭可燃固体(A类)、可燃液体(B类)、可燃气体(C类)及带电设备火灾;以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钡(BaCl2)、碳酸钠(Na2CO3)为基料,用于扑灭轻金属(D类)火灾。 不宜用干粉扑灭的火灾:扩散性很强的易燃气体,如乙炔(C2H2) 、氢气(H2);精密机械仪器仪表;要注意及时冷却降温,以免复燃。 其使用方法为:上下摇晃三下以上,距火源3-5米处,在上风方向由近及远,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向前推进。 优缺点:优点是灭火速度快,无腐蚀,对人,畜无毒害。缺点是抗复燃性差。 保养方法:必须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各连接部件拧紧,喷嘴堵好,以防受潮结块,应避免日光暴晒和高温烘烤,封闭保存,以免瓶体受有害气体腐蚀,老化。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当发生火灾时将灭火器推至现场; 2、拔出安全梢,筒体与地面垂直手握胶管。 3、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皮管朝向火苗根部 4、用力压下握把,摇摆喷射,将干粉 射入火焰根部。 5、熄灭后以水冷却除烟。 2、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及保养 二氧化碳灭火器充入的灭火剂是二氧化碳,适用于扑救各种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它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以后不留痕迹,因此更适用于扑救精密电子仪皿和贵重设备的火灾,但是不能用来扑救钾、钠、镁等轻金属火灾。 使用方法:在距火源3-5米处,在上风方向将喷筒对准火焰根部,右手拔出保险销,打开开关,左右扫射,向前推进。 注意事项:使用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