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中国电影票房前10名.doc

发布:2018-05-17约2.6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报讯 上周广电总局电影局宣布,2008年国内电影票房总收入(不含农村市场)预计42.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5.63亿元,占票房总收入的61%,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为此本报综合《中国电影报》、发行公司、院线公布数据,推出国产电影、进口电影两个排行榜,《赤壁》(上)、《功夫熊猫》分别以3.1亿和1.9亿元称霸。   过亿元已不算英雄   从2002年到2008年,国产大片票房过亿元的共有15部,2008年一年就达8部,分别是《赤壁》(上)、《画皮》、《功夫之王》、《长江七号》、《非诚勿扰》、《大灌篮》、《木乃伊3》、《梅兰芳》,其中《赤壁》(上)更以3.1亿元票房刷新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全球票房收入更达7亿元。进口片方面有4部过亿,分别是《功夫熊猫》、《007大破量子危机》、《钢铁侠》、《全民超人汉考克》。因此,之前媒体经常谈到的“亿元俱乐部”已不值得吹嘘,能跨进2亿大关才是今后国产大片、进口大片的高级目标。   国产票房超进口   据不完全统计,25部进口分账片票房总数在12.4亿元人民币左右,加上买断形式进口片,全年进口片票房在17亿元左右,折合成美元约2.4亿,按照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国内票房总收入(不含农村市场)为42.15亿元,因此进口片占国内票房比例应该在39%以下,国产片票房再次超过进口片。   国产片 票房看涨还需努力   在国内票房总排名前十强中,有8部影片为国产片,进口片只占据两席,即使算上《功夫之王》、《木乃伊3》两部合拍片,国产片的票房优势依旧明显。   北京新影联院线发言人高军称,在《英雄》开创国产大片时代之后,无论是电影制片机构、发行机构、院线都形成了对国产电影的成熟运作模式,而且媒体在报道国产大片方面的热情也一直持续。另外国产片也加强了和国外、香港优秀电影人、制片机构的合作,因此形成现在的局面。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每年电影拍摄已超过400部,平均每部电影票房不足700万,而进口片每年50部左右,平均票房能达到3400万,加上大量的国产片不能进院线发行,因此国产电影还有很多路要走。   ■ 权威解释   态度、题材、黑马 三大成功要素   2008年的电影市场,抛开票房数字的排行榜,有3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便是《赤壁》(上),抛开质量不谈,重要的是影片上映出现非议后,吴宇森导演等主创态度非常好,不和观众、媒体对抗,总是谦虚地和公众进行讨论,而这之前《无极》、《太阳照常升起》的失利则是反例;第二部是《画皮》,这部电影票房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在题材选择、档期选择、营销策划和后续宣传等多种因素对票房的推动上,中国电影人已呈现出相当的智慧;第三部是《十全九美》,它是2008年的票房黑马,这部电影选择在奥运会前夕上映,以不到千万的投资拿到5000万人民币票房,是“以小博大”的典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国产中小题材影片,档期选择上不要抢暑期、贺岁档,黑马永远不出自黄金档期。   口述:北京新影联院线发言人高军 进口片 好莱坞依旧无敌   由于12月24日上映的《闪电狗》未算作进口分账片,因此当《烈焰奇侠:黄金军团》确定11月21日上映后,2008年进口分账大片引进工作便告一段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有26部分账大片上映,其中美国片18部占72%,其他8部分别来自西班牙、日本、英国(2部)、法国(2部)、俄罗斯、韩国,而票房前10名全部是美国电影,这两个数字充分说明了好莱坞在世界电影市场的霸主地位。   票房前十强中,暑期档(6月-8月)上映的电影占据4部,其中《功夫熊猫》以近2亿票房的成绩笑傲整个夏天,由于近些年国产大制作都涌进贺岁档,进口片受各方面原因影响,开始在夏天寻找机会,去年的年度票房总冠军《变形金刚》便是在夏天创造奇迹。此外,十强中有3部是同步上映,这种引进方式由于被盗版干扰最少,票房往往很高。   ■ 权威解释   卖座大片未映 美中稍显不足   中影、华夏发行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今年进口片好片并不是太多,比如《新蝙蝠侠2:黑骑士》和《夺宝奇兵4》两部全球卖座大片未引进,加上《哈利·波特6》推迟上映,使得进口电影整体数字与去年相当,进步不如国产片,不过《功夫熊猫》、《007大破量子危机》表现还是相当不俗。   ■ 买断片   《盗走达芬奇》引领“批片”   中国的电影市场上,进口片除了分账大片,还有不少买断形式的进口电影上映,这些被称为“批片”的电影在市场上也有表现格外突出的,其中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从1月10日开始分地区上映,一直放映到5月底,放映时间超过4个月,最终也拿到2010万票房,12月2日上映的《预见未来》1200万,这些都是表现还不错的“批片”。   国产片前十强   (单位:万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