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业需要长期制度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大学生创业需要长期制度建设
中国政府网最近推出国务院支持“双创”系列百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创业问题,逐一详细梳理。第一期关注的是大学生创业,从梳理的资料来看,政府为大学生准备的“创业大礼包”很丰厚,包括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等。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前两年有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0%~23%。而据人社部一位官员去年所透露的数据,中国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左右。这种差距显然不能仅仅用整体经济实力差距来解释,这和大学教育模式、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等都有很大关系。现在特别重视扶持大学生创业,说明大家意识到中外悬殊的差距,并尝试解决背后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通过多样政策激励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激励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如此重要,可以放在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中去考量。过去中国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靠重工业,对于大量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求不高。再比如建筑业,大比例需求的是体力劳动者,工人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创新意识就能胜任。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必然,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主体,对于创业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视,包括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本质都反映了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改革激发更多的市场力量。在理念层面必须明确的是,要鼓励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年轻人去更好地实现自己、造福社会,而绝不是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给自己打工”。创业的风险任何时候一定都是高于打工,如果通过降低创业风险,让一些不适合创业的年轻人盲目创业,那和“双创”的精神就背道而驰。就此而言,在支持“双创”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多运用市场思维,少一些急功近利,避免步入几种误区。
比如,支持大学生创业,应是长期的制度建设,而不是短期的“运动”。靠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的物质激励,短期来看有一定必要性,但长期而言,还是要着眼于营造宽容自由的校内外政策。以美国为例,高校普遍允许学生既可全日制上课,也可半日制上课。还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一段时间以后,再回校复课学习。
在这种氛围下,我们既看到创业成功的学生干脆辍学,也看到创业失败的年轻人继续回学校读书。中国现在的大学学制则相对僵化,创业和上学被硬生生分成不同的人生阶段,扼杀了很多试错的机会。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萌发,往往是宽容环境长期“培育”后的无心插柳,而很难靠一时的物质刺激就百发百中。再如,创业成功的永远是少数,对“双创”的评估要有更宽容的心态,要摆脱政绩思维。
如果政府将精力用于寻找筛选创业者,热衷于以投入多少钱、扶持多少创业者为政绩,长期的效果难有保障不说,还可能扰乱市场信号或者造成贪腐。支持大学生创业,契合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方向对了,具体怎么做依然关键。政府应营造好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公平环境,让优秀分子脱颖而出。
篇二: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定本制度。
1.目的
通过对部门和员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的考核、考评,建立公司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促进个人工作素养和整体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防止和纠正部门和员工渎职、失职、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公司绩效目标管理的达成。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对部门和员工的各级考评、各类行为规范的考核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或公司主管领导对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负责对各类考评、考核结果的最终认定。
3.2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主管领导、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对各部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
3.3各部门和生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管理,行使考评权和考核权。
3.3人力资源部负责归口公司考评和考核结果,并将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3.4员工和部门对同级和上级单位有考评和考核的建议权。
4.绩效考评管理程序和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
4.1绩效考评、考核管理程序
4.1.1员工每月26日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或提交工作总结,作为月度考核的依据。
4.1.2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的工作总结、工作表现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填写《绩效考核表》(员工,见附录1),打分并作出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于每月27日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和作为计算绩效工资的依据。
4.1.3部门负责人每月27日向考核小组交个人工作总结和部门工作总结(两项总结可以合写,也可以分开写),作为对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工作的考核依据。
4.1.4公司考核小组根据部门负责人个人工作总结和部门工作总结、工作表Q/BW·G0802-04
现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填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