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遗传学》第7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ppt

发布:2017-06-01约6.87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 基本知识 细菌是单细胞,它的遗传物质是一个大型的环状核酸分子,称之为基因带,也可称为染色体。 若细菌丧失产生某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的能力就称为营养缺陷型,相对于缺陷型的野生菌株叫原养型。 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包裹在中间的一个单一的核酸分子(可称基因带或染色体)组成。 例如:细菌的基因组 One circular chromosome (4-5Mb) 原养型及营养缺陷型鉴别: 7.1 细菌的遗传分析 细菌的杂交 以大肠杆菌为例,大肠杆菌K12中两个菌株A和B,菌株A是供体,含有F因子(F质粒),记作F+,菌株B是受体,没有F因子,记作F-。F因子又称性因子或致育因子,它是能独立增殖的环状DNA分子。 F+细菌的表面有称作性伞毛的细长纤毛。当F+细菌与F-细菌结合时,F因子通过性伞毛从F+细菌转移到F-细菌,原来的细菌还仍为F+。不过染色体很少通过结合而转移到F-细菌,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重组频率很低。 细菌接合 杂交实验 Lederberg 和 Tatum 1946 A品系:met- bio- thi+ leu+ thr+(thi:硫胺素B1) B品系:met+ bio+ thi- leu- thr- A A+B B 基本培 养基 met + bio + thi+ leu+ thr+出现频率:1/107 细菌接合 遗传物质的单方向转移 Hayes实验 A: met- thr+ leu+ thi+ B: met+ thr- leu- thi- Donor: A Receptor:B F 因子(F 质粒) F因子特点 F+细菌可以把F因子传给后代。 F+细菌经吖啶橙处理F因子丢失,丢失后不再出现。 F+可以和F-杂交,而不能和F+杂交。 F+和F-杂交后代皆为F+,而且可以以10-7频率获得重组体后代。 High frequence recombination (图示 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Hfr与F-的接合(示:细菌的交换过程) Hfr品系与F+菌株的区别 相同 1、都能和F-杂交。 2、杂交都要通过接合管和受体菌相联接。 3、高剂量链霉素处理后都不影响杂交,说明它们都是作为一种供体。 不同 1、产生重组子频率不同,Hfr×F-为10-4,F+×F-为10-7。 2、 F+×F-后代F+, Hfr×F-后代F-。 3、 F+细菌经吖啶橙处理变成F-,Hfr经吖啶橙处理仍为Hfr。 (1).Wollman和Jacob的实验 要解决的问题是: Hfr细菌在交配中,什么时候把基因转移给F-细菌。 方法:把两个菌株混在一起,进行杂交 把中断杂交的细菌放在完全培养基上培养,显然供体、受体菌都能生长。影响检测。我们只需要把发生重组的重组子检出。这就必须有一个可供选择用的供体标记基因。这样可以认出重组子,如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选择thr+leu+重组子。这时thr+leu+为标记基因,可排除受体菌株,但供体菌还能继续存在。为了不选择供体细胞本身,供体细菌也应该带有一个特殊的标记,能使自己不被选择。例如供体菌对链霉素敏感,这样当结合体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供体菌株就被杀死了。 把中断杂交的细菌稀释接种到含有链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上,如能形成菌落,它的基因型必定是thr+leu+strr。因为只有这种重组子才能生长。并说明供体thr+和leu+已进入受体并发生重组。我们称在供体菌中被选择的基因thr+和leu+为选择标记基因,而始终不被选择的strs为反选择标记基因,而那些还没有进行选择检定的基因为非选择标记。 对每一时刻的重组 thr+leu+strr的菌落影印培养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如乳糖lae++ 伊红+美兰→红色,反之则是粉红色的。 记录重组子中每一非选择标记出现的时间、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得图(Hfr的非选择标记基因进入F-所需的时间,以及根据非选择标记在各个时间出现的频率作图)。 Wollman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