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概论习题答案2015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建筑工程概论习题答案
一、填空:
1.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 、 建筑技术 和建筑形象。其中 建筑功能 起主导作用。
2. 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 标志尺寸 、 构造尺寸 、 实际尺寸。
3. 建筑等级一般按耐久性 和 耐火性 进行划分。
4. 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 大量性建筑 和 大型性建筑。
5.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为4级。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耐久年限为50-100 年。
6.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构件的燃烧性能和 耐火极限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4 级。
7. 一幢民用或工业建筑,一般是由基础、楼梯、 墙(柱)、楼地层 、屋顶和门窗等六部分组成。
8. 基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 刚性基础 和 非刚性基础 。
9. 基础按其构造特点可分为独立基础、 条形(井格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几种类型。
10. 由于地下室的墙身、底板埋于地下,长期受地潮和地下水的侵蚀,因此地下室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防潮处理和防水处理。
11. 地下室砖墙须做防潮处理,墙体必须采用防水砂浆砌筑,灰缝应饱满,墙身外侧设 一道高分子防水卷材。
12. 按施工方式不同,常见的墙面装修可分为粉刷类 、 粘贴类 、钉挂类和 裱糊类
等四类。
13. 墙面装修的作用有保护墙体、提高墙体使用功能、美观。
14. 墙体按材料不同,有砖砌体墙、混泥土墙、轻质材料制作的墙体。
15. 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块材墙、板筑墙 及 板材墙三种。
16. 标准砖的规格为240×115×53(单位:mm) ,砌筑砖墙时,必须保证上下皮砖缝错位搭接 、 避免通缝 、砂浆饱满。
17. 常见的隔墙有立筋类隔墙、条板类隔墙和可活动类隔墙。
18. 变形逢包括沉降缝、伸缩缝和抗震缝。
19. 伸缩缝要求将建筑物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分开;沉降缝要求建从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当既设伸缩缝又设防震缝时,缝宽按防震缝的宽度处理。
20. 按阳台与外墙的位置和结构处理的不同,阳台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 、 转角阳台 。
21. 阳台结构布置方式有挑梁式、挑板式、和压梁式。
22. 楼板层的基本构成部分有楼层地面 、 楼板 、 顶棚 等。
23. 常见的地坪由面层 、 垫层 、基层 所构成。
24. 吊顶构造一般由龙骨 和 面层 两部分组成。
25.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传力特点分为板式 和 梁板式。
26. 楼梯一般由梯段 、平台、 栏杆扶手三部分构造组成。
27. 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 级,且不应少于 3 级。
28. 屋顶的外形有 坡屋顶 、平屋顶 和其他类型。
29. 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 无组织排水。
30. 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结构找坡 和材料找坡。
31. 瓦屋面的构造一般包括瓦、挂瓦条和望板(或屋面板)三个组成部分。P115
32. 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樘和塞樘两种
33. 窗的作用是采光 、 通风 和 眺望。
34.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 建筑设计 、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等三方面。
35. 设计程序中的两阶段设计是指 初步设计阶段 和 施工图设计阶段 。
36. 建筑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分为 使用 和 交通联系 。
37.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 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38.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套间式和 混合式 。
39. 根据采光口在外围护结构的位置分为侧面采光、顶部采光 及 混合采光三种方式。
41. 矩形避风天窗的挡风板的支承方式有立柱式和 悬挑式两种。
42. 大板建筑外墙板的接缝防水构造措施有 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
43.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造物总称。建筑物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44. 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道路和建筑设施,其中楼梯踏面的宽度宜达到0.30m,踢面的高度不应超过0.16
45、建筑物按使用功能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两大类。
46、房间的净高是指某一层楼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7、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2.500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9.000
48、标准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砌筑时的标准灰缝宽度为10
49、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埋深。
50、混合结构墙体在布置上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和内框架承重等结构方案。
51、楼梯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