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高程布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2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位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的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2]。
6.2.1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应考虑事项
考虑事项[2]:
(1)选择一条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证任何情况下,处理系统都能够运行正常;
(2)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以近期最大的流程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3)在做高程布置时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6.2.2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流动不在此例)。为此,必须精确地计算污水流动中的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包括[2]:
(1)污水经各处理构筑物的内部水头损失;
(2)污水经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3)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0.3倍计。
6.2.3 高程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按: h = iL 计算,i 为管渠的坡度;
局部水头损失按: h = ξv2/ 2g 计算,ξ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1.污水水头损失[1,4]
构筑物水头损失表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m)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m)
中格栅
0.08
二沉池
0.4
细格栅
0.15
消毒池
0.3
旋流沉砂池
0.26
浓缩池
1.2
厌氧池
0.3
贮泥池
1.0
氧化沟
0.5
脱水间
1.3
配水井
0.2
管道的设计包括管材的选择,管径及其流速确定.为了便于维修,本设计除泵房(提升泵房,污泥泵房)内及相关压力管道选择铸铁管和气体管道选择钢管外,其余管道均选择钢筋混凝土管.
表6-2 污水管渠水力计算表
管渠及构
筑物名称
流量
(L/s)
管渠设计参数
水头损失
D(mm)
L(m)
H(m)
消毒池至二沉池
183
600
25
0.575
二沉池至配水井
91.5
400
1.5
0.100
配水井至氧化沟
183
600
15
0.186
氧化沟至厌氧池
183
600
40
0.219
厌氧池至沉砂池
183
600
2.8
0.215
沉砂池至细格栅
183
600
3
0.125
细格栅至提升泵房
91.5
400
15
0.236
提升泵房至中格栅
183
600
5
0.300
2. 污泥管道水头损失[1,7]
表6-3 污泥管渠水力计算表
管渠及构
筑物名称
流量
(L/s)
管渠设计参数
水头损失
D(mm)
L(m)
H(m)
二沉池至提升泵房
26
400
22
0.530
提升泵房至浓缩池
13
200
24
0.540
浓缩池至贮泥池
26
300
1.5
0.135
贮泥池至脱水间
26
300
1.8
0.175
以0m为地面基准 ,接触池水位为-0.500m
本设计共有两个提升泵房,分别提升:污水提升泵房:
污泥提升泵房:
表6-4 污水高程计算表
水损(m)
高程(m)
构筑物底高
构筑物
顶高
名称
管路
构筑物
合计
水面标高
-2.3
0
消毒池
0.3
0.3
-0.500
消毒池至二沉池
0.575
0.575
-4.575
0.775
二沉池
0.4
0.4
0.475
二沉池至配水井
0.100
0.100
1.025
1.075
配水井
0.2
0.2
0.775
配水井至氧化沟
0.186
0.186
-1.539
1.961
氧化沟
0.5
0.5
1.461
氧化沟至厌氧池
0.219
0.219
-2.72
2.280
厌氧池
0.3
0.3
1.980
厌氧池至沉砂池
0.215
0.215
-1.255
2.755
沉砂池
0.26
0.26
2.455
沉砂池至细格栅
0.125
0.125
2.53
3.40
细格栅(栅后)
0.15
0.15
2.73
2.32
3.19
细格栅至泵(栅前)
0.236
0.236
2.52
泵提升6.52
-4.3
-3.66
泵至中格栅(栅后)
0.300
0.300
-4.0
-4.22
-3.58
中格栅(栅前)
0.08
0.08
-3.92
表6-5 污泥高程计算表
水损(m)
高程(m)
构筑物底高
构筑物
顶高
名称
管路
构筑物
合计
水面标高60.39
-4.575
0.775
二沉池
0.4
0.4
0.475
二沉池至泵房
0.530
0.530
0.075
泵提升4.355
泵房至浓缩池
0.540
0.540
3.9
-2.74
3.66
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