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价值观、行为与教育.ppt
性的價值觀、
行為與教育5性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避孕及性傳染病性與其意義未婚懷孕與墮胎同性戀性知識與性教育性態度與行為的改變關於婚前性行為統計性別差異(發生原因、非自願、滿意度)序列單配偶制男:好奇、性衝動(51%),喜歡對方(25%)女:喜歡對方(50%),好奇(25%)女性非自願比例高男性對第一次滿意較女性高男性較將性與愛分開網路婚前性行為調查高中生性行為調查大學生婚前性行為與婚前性行為相關的因素(p118)年齡、種族、宗教、有無男女朋友、第一次性行為的時間、社會自由程度青春期開始的年紀、父母標準和親子關係、同儕標準、問題行為、教育期望、父母的教育程度、社經地位02010304婚前性行為1性態度與行為的改變2性與其意義3避孕及性傳染病4未婚懷孕與墮胎5同性戀6性知識與性教育性的多元標準與個人倫理性道德觀的性別差異性侵犯性與愛的區隔臨時的與穩定的關係非自願性行為性別比較性與其意義性與其意義性的實際意涵不只一種,依Reis的分類加以延伸,可分為下面幾類:禁慾(守身)雙重標準(一套男性和一套女性行為標準)有情愛、承諾、責任的性有情愛、承諾、但不負責任有愛有性,不須承諾無愛有性其他別有用意的性1性態度與行為的改變2性與其意義3避孕及性傳染病4未婚懷孕與墮胎5同性戀6性知識與性教育避孕青少年為什麼不採取避孕措施呢?怕被父母親知道、對性不好意思啟口以為自己性和避孕的知識不足沒有責任感被迫發生性行為之後,延遲尋求協助01各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經由性接觸而感染性傳染病,02例如愛滋病、皰疹、淋病、梅毒、菜花等等。男性受03感染的風險相較於女性為低,性伴侶人數和使用保險04套的習慣是兩項重要的指標。05愛滋病:06病原(HIV病毒)會攻擊免疫系統,使人體無法抵抗07其他各種投機性疾病的侵入。診斷愛滋病是困難的,08其空窗期長達數年到十年不等。受感染者在沒有開放09性潰瘍之前,不應被限制日常行動,因為AIDS不會10因為偶爾的接觸就被傳染。性傳染病01性態度與行為的改變02性與其意義03避孕及性傳染病04未婚懷孕與墮胎05同性戀06性知識與性教育年台灣地區十二歲至十九歲未成年青少女的生育率為千分之十四,居亞洲之冠1.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民國891與對方結婚,其次為選擇墮胎3.若意外發生懷孕,三分之二的學生會選擇32.花東地區青少女懷孕生產的總數佔總生產數的11%2台灣未婚青少女懷孕的發生概況未婚懷孕美國青少年懷孕生產率及墮胎率為何高於其他國家六種解釋:生產無知假設心理需求假設社會福利假設父母角色模範/監督的假設社會常模的假設生理的假設缺乏懷孕與避孕知識為人母滿足潛意識心理需求希望獲取社會福利學習父母或父母監督不週環境中社會常模的影響荷爾蒙的影響勵馨基金會http://兒童福利聯盟http://天主教福利會http://基督徒救世會http://目前提供未婚媽媽服務的團體同性戀(homosexuality)成因生理理論:遺傳所致男同性戀丘腦下部神經束較小或較易受雌激素干擾精神分析理論:家庭親子關係的問題社會學習理論:行為學者強調「學習」的結果,例如其有不愉快的異性戀經驗以及有受益的同性經驗。結論:沒有人知道同性戀的確切成因。導致難以認同同性父母5%55%30%10%出櫃三階段罪惡感否認慌亂羞恥敏感狀態接受同性戀DCBA性態度與行為的改變性與其意義避孕及性傳染病未婚懷孕與墮胎E同性戀F性知識與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