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玻璃幕墙工程密封胶现场注胶技术措施.doc

发布:2017-05-16约4.02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玻璃幕墙工程密封胶现场注胶技术措施 玻璃幕墙工程密封胶现场注胶技术措施提要:现场注胶所用的密封胶和填充材料必须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更多资源来 玻璃幕墙工程密封胶现场注胶技术措施 1)注胶前准备 ①密封胶现场注胶工序应在框架式幕墙定位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 ②持证上岗。 凡现场密封胶注胶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③检查工具 注胶枪应擦拭干净,运转各部位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④检查材料 a. 现场注胶所用的密封胶和填充材料必须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b.耐候胶应有与所有接触材料的粘接力及相容性检测合格报告。并有出厂日期、批号,其贮存有效期限应大于等于6个月。严禁使用过期胶。 c.玻璃边缘必须磨边倒棱。磨边尺寸在图纸未注明时,按大于~°磨边。 ⑤熟悉节点图纸、工艺 a.耐候胶施工节点应符合图纸要求,施工厚度应大于而小㎜,对于施工宽度不应小于厚度的二倍或根据实际接缝宽度决定。 b.耐候胶在接缝内应形成相对两面粘接,避免三面粘接。 c.框架式与墙体缝隙、幕墙上下边和侧边封口、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的节点和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2) 净化 ①为保证粘接强度,被粘接表面必须达到洁净、干燥无任何水份、油污和尘埃等污物。 ②净化材料 a.油性污渍:用丁酮、二甲苯或无水酒精; b.非油性污渍:用异丙醇和水各50%的混合溶剂; c.抹布:白色清洁、柔软、烧毛处理的棉布。 ③净化方法(质量控制点) a. 采用两块抹布净化法:即将溶剂倒在一块干净抹布上,擦拭密封槽口。较窄小的玻璃槽口可用干净含溶剂的抹布包裹油灰刀进行清洗。在溶解了污渍的溶剂未挥发前,用另一块干净抹布抹擦干净。不能在溶剂挥发后再擦。如果抹布出现污渍,应及时更换一块干净抹布。严禁用手指触摸已净化表面。 b.不能用抹布到容器内去沾溶剂,以防抹布污染溶剂。 c.净化后的密封槽口必须在10~15分钟内进行注胶密封,超过时间或再污染应重新净化,才能注胶。 d.净化时应严格遵守所用溶剂标签上的注意事项。 ④贴保护胶带 将靠注胶部位附近的铝型材和玻璃表面用胶带纸保护起来,防止型材和玻璃表面沾上胶污。 ⑤填缝 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可用聚乙烯发泡衬杆填塞。衬垫直径必须比槽口大10~25%。衬垫杆填塞位置,必须确保密封胶深度是槽口宽度的一半。注意填缝时切勿沾污已净化的槽口。 ⑥ 注胶 a.注胶环境 现场密封胶注胶环境温度一般可在5℃~35℃,相对湿度50%~85%。不允许在雨、雪天、有尘的、接近高温火花和风力大于4级的环境中施工。 b.贴保护胶带纸 将靠注胶处左右范围的铝型材和玻璃表面用保护胶带纸保护起来。 c.三对 注胶前应对密封胶进行三对:对牌号、对生产日期、对颜色,严禁使用过期胶和用错胶号。 检验:检验待注胶槽口是否洁净、干燥,否则应用无溶剂的洁净抹布补净化。 d.注胶(质量控制点) 将密封胶注入密封槽口内。打胶枪与胶缝成45°角。注胶要保持适当速度,使密封槽内空气排走,防止空穴和气孔。用压缩空气注胶时要防止胶缝内残留气泡。注胶速度应均匀,不应忽快忽慢,以确保密封胶与基材紧密接触和胶缝饱满。 e.括平 在注胶后的5~10分钟内,在密封胶表面未固化前应用非金属括勺或空胶筒尾部将胶缝压实、括平,达到胶缝平滑、密实、缝宽整齐一致。胶缝宽度与设计值比较不超过±。 f.清洗污渍 当型材和玻璃表面沾上污渍时,可用本工艺③章方法清除污渍。然后撕去保护胶带纸 注意:擦拭过程中避免溶剂与胶缝接触。 检验:密封胶注胶完工、固化后,应按第3章规定进行中间检验和出厂检验。 3) 检验规则 a 现场渗漏检验(中间检查) 幕墙现场注胶密封后,应分层进行抗雨水渗漏检验。 标准方法:规定使用20mm直径普通软管,装上喷嘴,要求水能直接射到指定的接缝处。一般情况下要求幕墙在两个层高、适当长度作为一个试验段。喷射水头应垂直于墙面,沿接缝前后缓缓移动。每处喷射时间约为5分钟。实验时在幕墙内侧要安排工人检查是否存在渗漏。经渗漏检验无问题后方可砌筑内墙。门窗现场渗漏检验方法可参照上述进行。 b.外观检验(出厂检验) 密封胶条和密封胶应镶嵌密实、填充平整。胶线应横平竖直、均匀、平滑,粘接牢固。目视应无明显弯曲扭斜。型材、玻璃或铝板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