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pdf

发布:2024-12-07约3.5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

推荐文章

浅谈秘书职业道德的论文热度: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参考论文

热度:浅谈计算机安全的论文热度:浅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论文

热度:浅谈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心得体会热度: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环境基础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

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环境教

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小学环境教育浅谈论文篇一

《略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现》

【摘要】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环境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

育,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认识,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是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三是抓住重点,提高教师

环境素质;四是创新形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环境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首

要问题之一,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各国人民正共同努力,采取各种办

法和手段,但从根本上和长远来考虑,应该从社会意识方面入手,确

立人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环境道德。

正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

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

题”。《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意识

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

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

段之一,环境教育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

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

伦理知识。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对

象包括社会各阶层,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环境基础教育,因为

中小学生是一个受外界影响最大的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他们正确引导、积极培育,形成科学的

环境素质,将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

积极作用。如何开展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各级领导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决策者,学生环境

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各级领导,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提高认

识,要把环境教育放在重要位次。

2001年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十五条明确指出,社

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人类

社会公认的七大道德观(即:生态道德观、人类道德观、社会公德观、

职业道德观、家庭道德观、学习道德观和自我道德观)中,生态(环境)

道德观排在首位。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指出,强化基础

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

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为此,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要

编写、出版、发行适合中小学生提高环境道德素质的校本及科普读物。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各

学校要确立实施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中心工作

之中,并确定具体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措施等。

二、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因

为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教育内容,要充分利用课堂实施环境教

育。《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指出,强化基础

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

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

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的环境教

学质量。如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学习《一个小

山村的故事》时,先播放一段录像演示一个小山村的美丽风光,让学

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小鸟婉转的叫声,小河潺潺的流水声,绿叶愉快

的笑声,形成对美丽自然环境的感性认识,接着老师话题一转,这么

美丽的一个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竟然永远地消失了。提

问“为什么小山村会变成这样?”引导学生读第2、3自然段,这样学

生自己找到了答案: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小山村在这种砍伐中

悄悄地变化着,变化着,终于,在一次洪水中,小山村被洪水冲走了。

这样学生对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就有了很深的理性认识。另外在其他

科目中也可以渗透环境较,如有这样一道初中一年级的数学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