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砷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27卷第3期 煤 炭 学 报 Vo1.27 No.3
2002年 6月 JOURNALOFCHINA COALSOCIETY June 2002
文章编号:0253—9993(2002)03—0259—05
煤 中砷 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
陈 萍 ,旷红伟 ,唐修义
(1安徽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安徽 淮南 232001;2.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在较全面系统地收集 了已发表的资料和检测 了我 国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147个煤样 中
砷含量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矿区煤 中砷的成因机理及其与有机质的亲和性、与硫的亲和性以及与
煤变质程度的关系作了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第三纪富砷褐煤受大断裂热液影响为主,砷主要以有
机质结合态赋存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 中砷分布受沉积环境影响明显,当海水入侵沼泽还原环
境 ,黄铁矿含量增高的同时,砷含量相应升高,砷主要 以类质 同象置换硫赋存于黄铁矿 中.岩浆
侵入活动的高温气液是导致高变质程度煤 中砷元素富集的直接原因之一 ;西北地 区侏 罗纪煤 中砷
含量水平低 ,是我国最好的环保煤.
关键词 :煤 中砷 ;分布 ;赋存
中图分类号:P578.15 文献标识码 :A
砷是煤 中挥发性较强的有毒物质,是煤 中最毒的元素之一.煤燃烧时大部分砷形成剧毒的As0,(砒
霜)和As,0 ,并以化合物形式侵入到大气环境 中,另一部分残留在灰渣和飞灰 中.由砷引起的地方性疾
病 已引起有关部门和 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与其他污染物质如苯并 (a)芘起协 同作用促使癌变,从而
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国外对砷的研究较早,1917年Simmersbach在 《煤和焦炭中的砷》一书中记载了焦炭样品中含砷量
达 37×10~,德 国的8个焦炭样 品中有 3个样 品含砷量介于 20×10~~110×10 之间 .1979年美 国
Zubovic等列出了美国煤 中的含砷量 j,提出了砷与硫化物富集部分共生,并反映出区域性的背景差异.
他在 《煤炭资源化学成分评价》一书所列举的数据中一 ,德克萨斯褐煤的含砷量仅为2×10~,而澳大利
亚褐煤的含砷量为 80×10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二叠纪煤的含砷量为3×10~,而德 国东部威宪统含砷
量达240×10~;俄罗斯顿巴斯和库茨巴斯部分地区煤中含砷量超过 1000×10~.可见煤 中砷含量变化很
大,富集机理多样.对煤中砷的分布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可为煤的合理利用,避免砷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
健康产生危害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
1 我国不同地区煤 中砷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煤中砷 的含量水平相差甚远,反映了砷 的分布和变化受多种地质因素所控制
的特点 ¨。].成煤期盆地构造背景和成煤后的盆地构造演化对煤 中砷的含量有控制性影响.我国煤 中砷分
布总的特点是西南地区含量最高,变化幅度大,受大断裂的控制明显;东部地区砷含量水平正常,煤中砷
含量主要受成煤期沼泽环境是否有海水侵入所控制;西北地区大型内陆盆地 中煤的含砷量最低 ,后期地质
作用改造和叠加的影响很弱.
肖达先 曾对我 国24个省市的 188个样 品中的砷做了测试 ,列出了我国烟煤 中砷 的含量分布范围为
0.5×10~~176×10~,石煤中的砷含量最高,常有大于 1000×10 的样品出现,个别样品高达 2800×
收稿 日期:2001—12—06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维普资讯
煤 炭 学 报 2002年第27卷
10 以上 ,同时发现现代泥炭中也有砷存在 (表 1)….必须指出,该作者只给出了不同煤化程度煤 中砷
含量的变化范围,而且所采样品并未包括华北石炭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