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输配电线路维护管理的有效措施.doc

发布:2017-02-01约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输配电线路维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摘 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输配电线路管理制度,完善各管理体系,并高效执行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是目前供电线路维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线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严格执行防雷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线路的工作效率,节约能量,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维护管理;线路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359-01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输配电线路复杂而且分布非常之广泛,同时其本身的危险性也导致其所在的环境非常特殊,这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考验。为了能够使输配电线路在电网运行得更稳定和可靠,强化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1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人为因素   除人为有意地私拉乱接导致的线路混乱之外,在道路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车辆和机械不慎碰到线缆导致线缆中断,建筑工器具的使用疏忽也有可能造成配电线路的损坏,在搭建线路时高、低压线、电话线和电视线的同杆搭建也是导致输配电线路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此外未按规定放飞的风筝、气球、孔明灯等,也会造成配电线路故障。   1.2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同样能够造成的输配电线路损坏。造成输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界的各种天气现象,如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和自然事物。   1.3 线路以及设备原因   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量的电网设备还处于较为落后陈旧的形态,很多的电力设备和线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地更换,导致电网不能稳定、安全地运行很容易造成线路的损坏和意外的发生。   1.4 线路网络结构原因   线路搭建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所谓的卡脖子的路段,这些线段在电网延伸的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造成局部负荷越来越大,在没有及时调整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线路熔断和出现线路停止供电的情况。   2 输配电线路日常维护和管理的特点   以智能电网为主体的输配电线路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电力管理提出了更复杂和更高的技术要求以及维护和管理,输配电线路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电的需求也逐渐增高,不单单在输送容量上要求更高,而且质量上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对输配电线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保证现代输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2)输配电线路覆盖区域逐渐变大,地形也更加复杂,更多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以及复杂多样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对输配电线路在设计、建设到维护管理方面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用户的增多和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用电量的持续增加,随之输送电压也必然地要进行提升。与之配套的塔架和塔杆需要设计得更高更宽,导致设施的体积和吨位也随着绝缘子的增多增长变得越来越大,占用的通道也越来越宽。   (4)要求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新材料、新技术地逐渐加入使得输配电线路需要更科学地设计和更合理专业地维护管理,对员工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3 强化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措施探讨   3.1 完善落实线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线路维护制度是整个输配电管理工作的根本,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相应制度的执行工作。   3.1.1 优化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   (1)高度重视线路巡查工作。巡查工作是为了及时地发现线路的缺陷,它是进行输配电整个线路维修的基本任务。线路巡查制度要严格执行,不容忽视,合理控制巡视的人员,并注意安全巡查。   (2)提高线路运行效率。每一个管理制度中都需要提出的是安全保护措施,线路运行的管理制度首先体现的思想也是安全第一,全面地保障用电安全,不仅重视工作人员检修时的安全,同时强调线路的安全运行,保证供配电可靠运行。另外,划分责任分配制,不同的区段或者线路段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检查,避免盲点和空白的出现。   3.1.2 强化线路设备的管理制度。   (1)严格控制设备的缺陷。对于设备缺陷的划分规定是:凡是不符合运行线路相关标准或者处在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的设备装置,均属于设备的缺陷。所以对于设备缺陷的管理制度是极为细致不容马虎的工作要求,根据不同程度的设备缺陷进行不同的处理办法。   (2)认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明确检修的任务,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换已经破损的装置,尽快把供配电线路恢复正常健康状态。遵循“预防为主”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逐步扩大检修的跨度,从装置检修过渡到状态程度检修。采取行之有效的检修办法,主要的维修方法有:结合停电和带电作业的同步进行,但是尽量避免停电检修。另外,尽可能多地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工艺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检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