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文章介绍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近几年发展情况和新加坡、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业务发展现状,并对三个离岸市场的未来发展定位,货币当局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新加坡;伦敦;发展现状;展望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一般设在拥有大量对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对外资产和负债的金融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一般拥有低税或零税率;较少的金融监管条例;银行实行保密制度。离岸金融市场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目前已形成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东京等金球性离岸金融市场。。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作用
人民币离岸市场从2004年2月香港银行开始办理人民币个人业务发端,截至2012年9月,已形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并在新加坡、伦敦开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下一步有望形成新加坡、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
从欧洲美元市场对美元国际化的发展经验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美元存款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大部分交易是在离岸市场进行的。
在当前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下,为维护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冲击,对国际收支项目下的资本项目管制尚不能完全放开。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标志的人民币可兑换首先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人民币资本市场前提下。完善的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先在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
当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是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规模,充当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接受度是要有畅通的人民币投资渠道作保证。人民币离岸市场可满足持有人民币的外国投融资需求。
离岸市场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同时人民币离岸市场可充当人民币产品创新的场所。人民币产品创新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水平、金融管制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下,一直无法取得有效突破。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金融管制较少、参与者境外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在人民币投资理财工具,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上可做出有益的尝试。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情况
(一)香港人民币存款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截至2011年11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达6273亿元,比2010年6月底高6倍。其中,大部分的增长源自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启动初期,内地进口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远大于出口,人民币净流出转化为香港银行存款。
(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突飞猛进
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2011年前11个月的总额为16759亿元人民币,是2010年全年的4.5倍,占内地人民币结算贸易的80%至90%。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内地外贸总额中出口和进口在香港进行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分别占73%和86%。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人民币跨境投资进行有益尝试
目前,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或是外商对内地的投资,50%以上是通过香港进行。2010年7月,合和公路基建首家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将筹得的人民币资金注入其广东工程项目。其后,跨国企业麦当劳、卡特彼勒相继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所筹资金以股东贷款或增资的形式注资内地项目。
(四)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债券(亦称“点心债券”)的发行中心
2011年,香港“点心债”发行额达1058亿元,比2010年高2倍,成为亚洲债市的亮点。到2012年1月,香港人民币债券存量达2810亿元。
(五)香港推出离岸人民币标价黄金市场
2011年10月17日,离岸人民币标价黄金市场在香港正式设立,首个交易日成交额即突破1亿元人民币。该交易平台将有利于巩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六)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增加
人民币计价的基金、保险、黄金、人民币IPO和股票交易等多元化投资产品已相继推出。人民币对外汇可交割产品陆续推出。
2012年三季度港交所正式允许发行商发行华夏沪深ETF及汇贤产业信托的认股权证(窝轮)。最快可于2012年年底前推出首只人民币窝轮。全球首只“双币双股”——合和公路基建有限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新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2012年9月,港交所推出了一种离岸的人民币期货合约,CME集团也谋划推出离岸人民币期货及期权产品。除了人民币兑美元之外,CME等市场也推出了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货币的衍生产品。许多NDF市场投资者正转向香港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
三、新加坡、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情况
(一)新加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