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LC的传送带控制概要1.doc

发布:2017-06-26约5.7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工程实训4》报告 (2013级)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 工程实训4 课程代码 c1607141 课程学分 2 学 时 2周 实训项目 同组成员 实训地点 实训设备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柔性生产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软件、软件)计算机控制柜。《》相关、参考书以及网络文献资料。 考核要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模型或完成实训的出勤及学习态度20% + 终结考核80%(其中,实训报告占50%,答辩结果及现场实操等20%) 终结考核80% 总评 实训报告(50%) 答辩成绩(30%) 目 录 第1章 目的和要求 1 1.1实训目的 1 1.2实验器材 1 1.3实验要求 1 1.4实验内容 2 第2章 系统方案设计 2 2.1总体方案设计 2 2.2系统平台描述 3 2.3系统构成 4 第3章 控制系统设计 5 3.1系统功能设计 5 3.2 可编程控制器 5 3.3 I/O口的点数及地址分配 5 3.4程序设计 6 第4章 系统程序调试 13 4.1实训结果 13 4.2实际遇到的问题 13 结论 15 自我总结 15 第1章 目的和要求 1.1实训目的 1. 能熟悉基于PLC控制的传送带合理起停的开发流程。搭建具体硬件(含气压、电路)连接,并完成软硬件的调试。 2. 熟练掌握相关PLC软件及编程方法,能熟练使用梯形图编写传送带的运动控制。 3.熟悉并掌握各种电器元件(光电开关、报警器、继电器等)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以及了解传送带单元系统所涉及的各种机械机构的设计原理。 1.2实验器材 计算机、气压泵、S7—200 (V4.0 STEP 7 MicroWIN SP9)PLC编程软件、各级传送带系统、控制柜、工件及托盘、计时器。 1.3实验要求 1.通过本实训项目的实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任务划分及任务间信息接口设计能力,提高利用所掌握的PLC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分组学员能够按照上述任务描述,自主查阅、学习相关资料,了解掌握自动传送带的结构、驱动控制、相关状态检测原理,提出合理的设备启、停控制逻辑,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相应状态传送到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3.根据前期的设计,完成相应PLC程序的设计及调试工作,使设备按预设进行正常运转,能对异常工作状态及急停命令做出响应,工作状态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 4.与“自动传送带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组协商制定任务间的信息交互接口。 1.4实验内容 1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要求; 2系统设计: 1)、自动传送带做为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生产线各个工序段之的物料流提供保障,所以传送带的高效、安全运转关系整到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对传送带的运行控制、状态检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为实训任务,要求能对传送带进行初始化自检,按合理的控制逻辑启、停设备,并能对运转过程中的状态监测,并做出相应响应。 2)、I/O口的点数确定,根据点数进行PLC的选型设计,进行I/O口地址分配; 3)、画出电气原理图; 4)、程序设计。 3.系统调试 第2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总体方案设计 设计传送带的运行控制、状态检测,首先熟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的传送带单元系统。考虑到立体仓库工件的出库和入库情况及传送带的所需要的实际工况,设计七条传送带的起停顺序为“逆起顺停”即:传送带启动顺序为从第7级传送带到第1级传送带的启动(顺序联动通过时间定时器作为开关量),停止时先停下第1级传送带,然后依次停掉第2、3、4、5、6、7级传送带(同样的用时间计时器作为开关量控制系统的停止)。 2.2传送带系统平台描述 自动传送带做为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生产线各个工序段之的物料流提供保障,所以传送带的高效、安全运转关系整到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实验室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作要求以及考虑到系统突然断电而传送带上的物体没有传送完毕(意外断电情况),当传送带系统控制柜上电过后启动第七条传送带,如果带7上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则带停, 等待立体仓库的跺码机器人取货;如果带7没有工件则一定时间后启动第六条传送带,带6上有工件且在带7停止的条件下当工件传送带到带6最后一个传感器时停;如果带6上没有工件则一定时间后准备启动带5;(CCD进行来料视觉检测是自动化生产线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CCD尺寸检测设备及自动传送带的旋转平台,对从立体仓库取出的生产坯料进行检测,若坯料合格,则经过传送带正常输送下一工序,否则利用转角输送机将问题料抛入收集箱,并对工作过程进行统计、显示。这里不考虑CCD视觉检测系统的嵌套配合) 带5为90度升降转台,带3亦是,对带5带3的控制需要就考虑多种状况。当带5上有物体时若带5与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