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呈现.doc

发布:2017-09-04约3.4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呈现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行业涉及的方方面面出现了一系列国人从未遇到过的复杂问题和尖锐矛盾。 对于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的主流媒体是如何报道呈现的?笔者选取《南方周末》2002年-2006年各期报纸上关于城镇住宅和商业类型房地产物业的所有文章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分析媒体对房地产问题的呈现,有助于我们认识媒体在社会问题报道中的规律。 报道程度 2002年~2006年,《南方周末》共发表412篇涉及城镇住宅及商业类型房地产物业的文章,其中,2002年91篇,2003年77篇,2004年59篇,2005年90篇,2006年95篇。以每年52期报纸计算,这五年中,每期报纸平均刊发1.5篇相关文章。 文章位置。非头条文章在各个年度都是最多的,几乎每年都占到90%左右。 文章篇幅。在所有文章中,“小于1/2版大于等于1/4版”、“小于1版大于等于1/2版”这两种版面大小的文章分别占据了27%以上的比例,是比例最大的两种篇幅。其次是版面“小于1/4版大于等于1/8版”的文章,在总文章中占了23.1%。小于1/8版的文章,占18.2%。最少的文章数是整版和大于1版的文章数,分别仅占1%和2.7%。 文章篇幅的变化是一个逐年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2002年,小于1/8版的文章占了33%,为历年最多,整版和大于1版的文章数为零,为历年最少,这一年之后,篇幅较大的文章开始增多,2006年“小于1版大于等于1/2版”的文章数占到了该年文章数的32%。 呈现形式 文章类型。五年中“消息”很少,仅占总量的3.6%。其中,2002年“消息”最多,占该年文章数的9.9%,之后逐年递减,2006年甚至没有“消息”;“深度报道”最多,在各个年度都占本年度文章数的50%以上,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关于房地产问题的“深度报道”文章达到平均每期报纸一篇以上的数量;“短评”类文章在2002年-2005年都非常少,最低的比例为0,最高的比例为2.6%,但2006年陡然增加到10.5%,达到月均将近一篇的数量;“专家主笔文章”的数量比例在这五年中起伏较大,2004年最高为23.7%,其他年度都相对较低,如2002年和2006年该类文章的比例都在10%左右;“读者来稿”2002年最多,占12.1%.2003年数量开始下降,2005年最少,仅占当年房地产文章数的3.3%。 文章的组合方式。412篇文章中,68%的文章是组合式文章,即这类文章要么是连续几期的系列报道、评论,要么是围绕一个问题出现在同一期报纸上的系列文章。2002年、2003年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组合式文章,比例分别为85.7%和74%;而2004年之后单篇文章的比例有了明显的增多,2006年占到了44%的比例。 文章图片形式。412篇文章中,有240篇文章没有配图,占58.3%的比例。21.8%的文章使用了至少一幅具象照片,13.3%的文章使用了至少一幅抽象照片,5.3%的文章使用了至少一幅漫画式配图。而使用数据图表类图片的文章仅占1%。 呈现内容 房屋类型。412篇文章中,71.8%的文章仅涉及住宅型房地产物业,2.7%的文章仅涉及商业类房地产物业,另有25.5%的文章既涉及住宅也涉及商业用途房地产。 报道地域。所有文章中,以宏观分析全国性问题为主题的文章比例最高,占33.1%,而且其绝对数量和占各年度比例基本都呈逐年递增趋势。其次涉及较多的地区依次是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分别在所有文章中占21.3%、8.4%、8.2%、4.8%、3.4%、2.9%。 文章主题。以“政府政策、行为”为主题的文章最多,在所有文章中共占27.2%,且文章比例2002年之后逐年上升。2002年仅占12.1%,2003年占18.2%,2004年占30.5%。2005年递升到48.9%,2006年文章数有所下降,但仍占该年度文章数的26.3%。其次是“业主投诉”类文章共占22.3%。与“政府政策、行为”类文章相反,此类主题的文章数从2002年开始逐年下降。“住房拆迁”类文章数量2003年最多,占该年文章数的31.2%,而且24篇的总数比其他各年这一主题文章数的总和还多。“开发商/中介的经营管理”类文章年度比例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8.8%,上升到2006年的19%。同样,“房价”类文章年度比例也自2002年开始直线上升,从2002年的1.1%,上升到2006年的20%。尽管银行、基金以及散户投资者是房地产行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关于这类主题的文章数量始终很少,在所有文章中仅占5.5%。 小结与讨论 从被报道程度来看。首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