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总传热系数计算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管道总传热系数
管道总传热系数是热油管道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参数。在热油管道稳态运行方案的工艺计算中,温降和压降的计算至关重要,而管道总传热系数是影响温降计算的关键因素,同时它也通过温降影响压降的计算结果。
1.1 利用管道周围埋设介质热物性计算K值
管道总传热系数K指油流与周围介质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单位传热表面所传递的热量,它表示油流至周围介质散热的强弱。当考虑结蜡层的热阻对管道散热的影响时,根据热量平衡方程可得如下计算表达式:
(1-1)
式中:——总传热系数,W/(m2·℃);
——计算直径,m;(对于保温管路取保温层内外径的平均值,对于无保温埋地管路可取沥青层外径);
——管道内直径,m;
——管道最外层直径,m;
——油流与管内壁放热系数,W/(m2·℃);
——管外壁与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W/(m2·℃);
——第层相应的导热系数,W/(m·℃);
,——管道第层的内外直径,m,其中;
——结蜡后的管内径,m。
为计算总传热系数,需分别计算内部放热系数、自管壁至管道最外径的导热热阻、管道外壁或最大外围至周围环境的放热系数。
(1)内部放热系数的确定
放热强度决定于原油的物理性质及流动状态,可用与放热准数、自然对流准数和流体物理性质准数间的数学关系式来表示[47]。
在层流状态(Re2000),当时:
(1-2)
在层流状态(Re2000),当时:
(1-3)
在激烈的紊流状态(Re104),Pr2500时:
(1-4)
在过渡区(2000Re104)
(1-5)
式中:——放热准数,无因次;
——流体物理性质准数,无因次;
——自然对流准数,无因次;
——雷诺数;
——系数;
——管道内径,m;
——重力加速度,=9.81m/s2;
——定性温度下的流体运动粘度,m2/s;
——定性温度下的流体比热容,J/(kg·K);
——流体体积流量,m3/s;
——定性温度下的流体密度,kg/m3;
——定性温度下的流体体积膨胀系数,可查得,亦可按下式计算:
(1-6)
——定性温度下的流体导热系数,原油的导热系数约在0.1~0.16 W/(m·K)间,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1-7)
——l5℃时的原油密度,kg/m3;
——油(液)的平均温度,℃;
——管内壁平均温度,℃;
——20℃时原油的相对密度。
注:上面各式中,参数角标f表示以管内油(液)的平均温度为定性温度;角标b表示以管壁温度为定性温度。
(2)各处管壁导热的热阻
这部分热阻包括钢管、防腐层和保温层的热阻。钢管的导热系数约为45 W/(m·℃),其热阻可忽略不计;煤焦油瓷漆防腐层导热系数约为1.1 W/(m·℃) ,黄夹克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约为0.04 W/(m·℃)。
对于壁厚、外包厚煤焦油瓷漆防腐层的非保温热油管道,钢管及防腐层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如忽略内外径的差值,则总传热系数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1-8)
其中:
对于保温管道,保温层的热阻起决定影响。故对于壁厚、外包厚保温材料的保温热油管道:
(1-9)
(3) 外部放热系数的确定
在原油长输管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绝大部分是紊流状态,出现层流状态极少。因此,在热力计算中,确定值将主要使用公式(1-1)。在公式(1-1)中关键的参数是与管道周围许多因素有关的,对于埋地敷设管道:
当管道的埋设深度(管中心至地表面)小于2m时,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1-10)
(1-11)
(1-12)
(1-13)
式中:——土壤的导热系数,W/(m·℃);
——与土壤接触的管道外直径,m;
——土壤至地表空气间的放热系数,W/(m2·℃);
——管道埋深(管中心至地表面),m。
该放热系数包括对流放热系数和辐射放热系数两部分。和分别用下式确定:
(1-14)
(1-15)
式中:——地表面的平均风速,m/s;
——土壤表面折算黑度;
——辐射系数,可取5.7 W/(m2·h4);
——土壤表面温度,取当地一年中月平均的最低地面温度,℃;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