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_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doc

发布:2017-11-03约1.64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产品设计程序和方法 顺序 授课日期 时 数 每 课 内 容 摘 要 课外 地点 1 6 讲课 1、工业设计绪论 2、产品设计要则 3、优秀设计作品介绍 请同学准备设计思维和方法(5位同学一组)。 多媒体 2 10 讲课 1、设计思维和方法(请同学讲) 。 2、设计原理。 3、设计程序。 4、设计调查。 5、实践课题主题。 选择课程实践课题,明确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多媒体 3 4 设计调查-产品和技术研究 收集国内外最新相关产品、技术等资料。 专教 4 4 设计调查-消费者研究 目标用户特点分析,目标用户深度访谈。确定设计具体题目 校外 5 4 设计定位 多媒体 6 4 设计交流 多媒体 7 4 习题: 草图设计 资料室 8 4 习题: 方案设计 多媒体 9 4 习题: 方案展开 多媒体 10 4 习题: 撰写设计报告 多媒体 11 4 习题: 模型制作 模型室 12 4 设计方案讲评 专教 第 页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 3.1创造性思维 3.1.1 创新理念 一、创新的概念 创新就是求新、求异、求奇、求合理。 创新也可以具体到以下五个方面:①引入一种新产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②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创新的类型 创新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二者关系为:制度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机制保证,为企业带来活力;而技术创新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手段,为企业带来竞争能力。只有二者的有机组合才能实现企业持续跳跃发展,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1.2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世界。 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指理性认识,既思想;一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既思考。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    创造性思维又称“变革型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高度的新颖性,获得成果过程的特殊性,对智力发展的重大影响性。在评价标准上强调思维成果的新颖性、开创性和社会效益。在研究方法上特别重视想象、直觉、灵感、潜意识等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实质表现为“选择”、“突破”、“重新构建”。 3.1.3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创造性思维在本质上高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它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是高效综合运用、反复辨证发展的过程。 1) 抽象思维:是认识过程中用反映事物共同属性和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抽象思维中常用的方法有归纳和演义、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 2)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表象—意象的运动。通过实践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最后完成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所谓表象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知觉,在头脑里形成所感知的外界事物的感知形象。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有关表象进行选择和从新排列组合的运动过程,产生能形成有新质的、渗透着理性内容的新象,称为意象。 3) 直觉思维:直觉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智慧视力”,是能动地了解事物对象的思维闪念。直觉思维能根据少量的本质性现象为媒介,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 灵感思维:灵感是人类借助于直觉启示而对问题得到突如其来的领悟和理解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不确定性。但灵感的产生条件却是相对确定的。它的出现有赖于知识的长期积累、智力水平的提高、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谐的外界条件;有赖于长时间、紧张的思考和专心的探索。 5)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它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的局限和束缚,是沿着不同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探索的思维形式。往往能由此产生新的设想、新的突破和创造。发散思维有流畅性、变更性和独特性三个不同层次的特征。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叫多的概念、想法,表现为发散的“个数”指标。变更性即发散思维不局限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表现为发散的“类别”指标。独特性则层次更高,即能提出超乎寻常的新观念,表现为发散的“新异、独到”的指标。所以流畅性反映了发散思维的速度,变更性反映了灵活;独特性则反映本质。设计、创造要有新意,应注意思维的独特性。 6) 收敛思维:收敛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是以某一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将思路指向该对象,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 7) 逆向思维。 ①时序逆反 ②功用逆反 ③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