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港澳养老金制度比较研究-ipm.PDF

发布:2018-02-15约2.81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港澳養老金制度比較研究 陳慧丹、郭 瑜∗ 一、背景 高,徵稅比例(或稅率)越高,背後原因就是來自縱向 公平的概念,相反,收入越低享受政府福利卻相對較 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全球趨勢,以及澳門和香港兩 多,以改善貧富不均。代際公平指不同年代的人士都 地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使兩地老人貧窮問題備受關 應該享有同等待遇,養老保障制度是較常引用為說明 注。同時,適逢澳門正加速改革養老保障體系,以及 此概念的例子。上世紀中葉,不少西方國家以隨收隨 香港即將全面檢討強積金制度的運行情況,透過兩地 支(Pay-as-you-go)方法營運養老保障制度,結果導致早 養老金制度的比較可以提供互為借鑒的機會。港澳兩 期成為制度受益者享有較低的供款及較理想的保障, 地都分別建立了符合自身社會經濟環境所需的養老金 相反越晚加入制度的人士卻承擔較高的供款及享受較 制度,兩地的體系基本以保障長者能過上滿足基本需 差的保障,並由此衍生出養老保障制度“可持續性” 要的晚年生活,而不至於陷入貧困之境,而且,兩地 這個重要觀念。當這個制度的可持續性受到挑戰甚至 現行的養老金制度均主要以市場和家庭作主導。 破產時,人們才明白到這種制度安排忽略了對年輕一 雖然港澳兩地受其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因素 代的公平性,例如現正受金融海嘯影響極大的“歐豬 影響而構建各具特色的養老金制度,但兩地有極相近 五國”(PIIGS)正面臨極大財政危機,通常在處理這類 的歷史及文化背景。縱觀各國養老金制度的建立均以 危機時常用開源節流的方式,而節流常針對福利政 體現公平、效率、充足性、可持續性及穩健性為共同 策,特別是養老保障;另一種做法就如法國早前提高 目標,因此,兩地養老金制度間存在很高的可比性。 退休年齡和領取全份養老金年齡,暫緩國家養老金缺 本文的目的除了比較兩地養老金制度的相似與不同之 口擴大的現實,故如何處理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 處,也希望以公平、效率、充足性、可持續性及穩健 是今後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性來比較兩地體系的優點與不足,期望可以更清晰論 述兩地養老金制度的發展路向。 (二) 效率 效 率 的 定 義 最 常 引 用 帕 雷 托 效 率 (Pareto Efficiency)來說明。帕雷托最優狀態只是一種資源分配 二、養老保障兩大核心概念 最優狀態,意即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找出其他分 配方法,以改善或提高某些人的效用或滿足程度,而 (一) 公平 不致其他人的利益受損。換言之,在帕雷托最優狀態 在公共財政範疇中,公平主要分為橫向公平、縱 上,某些人福利提高,就會造成另一些人的福利損失。 向公平和代際公平。橫向公平指社經情況相約的社會 在現實生活中例子很多,如香港引入強積金制度前, 群體理應獲得相應的徵稅及福利等政策待遇,制度本 也曾考慮引入中央公積金制度,而香港政府之所以選 身對某些群體不存在任何歧視。縱向公平指一些政策 擇前者,與效率息息相關。例如供款人可隨本身需要 待遇因某些群體的社經情況與遭遇不同而有所改變, 而作出合理的投資選擇,私人機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