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分章总结.doc

发布:2017-02-23约2.11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绪论 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范畴。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科学。 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 与 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岩土工程: 地基 承载力、沉降、基坑 边坡问题、 地下洞室稳定性问题。矿山开采:稳定性、 基坑突水、稳定.水利水电工程:变形、渗漏 、斜坡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工程地质类比法:通过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分析相结合进行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 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研究土体和岩体它们属力学范畴的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   (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   (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的影响   (5)提出有关建筑物、、和的合理建议;   (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 举一亲身参加过的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内容 (1)收集已有资料(2)现场工程地质勘察(3)原位测试(4)室内实验 (5)计算模拟研究(6)工程地质制图成果(7)工程地质报告 、试述动力地质作用(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1)沿海城市低地面积扩大,海堤高度下降,引起海水倒灌 (2)海港建筑物破坏和装卸能力降低 (3)油田区地面运输线路和地下管线扭曲断裂 (4) 城市建筑物基础脱空开裂,桥墩下沉,桥梁净空减小,影响水上交通. (5)在一些地面沉降强烈的地区,伴随地面垂直沉陷而发生的较大水平位移,往往会对许多地面和地下构筑物造成巨大危害; 板块边界的作用力是中国大陆新生代和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源。 地震:在地壳表层,由于弹性波传播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构造地震的机理:地壳运动积累的应变能,超过了地壳岩体的强度极限时,岩体发生破裂,应变能忽然释放而表现为弹性波的形式,使地壳振动而发生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的水诱发机制 一:水对岩体的各种作用 1.降低岩体及结构面强度 润滑作用,软化作用,泥化作用 2.促进岩体断裂的生长 *楔裂作用:*应力腐蚀作用 3. 水的荷载效应 附加应力;垂直变形、挠曲变形 4. 水的孔隙水压力效应 二: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种机制 1.水荷载诱发型:水体的荷载重压可对库基岩体产生附加垂向压力和附加剪应力,并引起库基岩体沉降,挠曲变形。进而引发断裂,滑动,从而引起地震 (只适应于水面广,水深深的水库) 2.孔隙水压力诱发型: 当地下深部岩石中的空隙与地表水体或高压水源连通时,理论上存在孔隙水压力,其理论公式为: 式中: 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z为测点静液柱高。但实际上,孔隙水压力往往大于其理论值。 空隙水压力的存在,降低了岩体裂隙面或断裂带上的有效应力,从而降低了抗剪强度,即 式中,c为内聚力, 为正应力, 为孔隙水压力, 为内摩擦角。 二、不同天然构造应力场条件下水库地震的诱发机制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地震砂土液化的机理地震时饱水砂土中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和丧失。 混合溶蚀效应: 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性有所增强,这种增强的溶蚀效应叫做混合溶蚀效应。断裂带或节理裂隙汇合点岩溶特别发育, 河谷侧向常能形成大型水平岩溶带.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1)可溶性岩石(2)溶蚀性水溶液(3)水的循环交替条件     地质因素:断层、褶皱、岩性组合气象因素:降水、气温地形地貌与新构造运动: 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活断层: 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地震断层(粘滑型)蠕变断层(蠕滑型).从地质方面、地形地貌方面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那些? (1)地质方面:地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