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商务期末复习重点的知识.doc

发布:2017-07-07约1.78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一.电子商务(EB):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既包括面向外部的所有业务流程,也包括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 电子商务( E-Business ): 企业资源计划(ERP) 管理信息系统(MIS) 客户关系管理(CRM) 供应链管理(SCM) 二.电子商务基本特点: 1.电子化:以Internet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为支撑体系——这是EB区别于传统商务的最根本的特点。 2.虚拟性:EB的运作空间—电子虚拟市场 3.全球性:EB的市场范围——全球市场 4.高渗透性:EB的渗透范围—全社会参与 5.EB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透明、个性化、协作化等特点 三.电子商务的优势与效益 (一)开展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的优势与效益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新的机会 2、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管理成本 3、减少库存 4、降低客户服务成本 5、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总之,对企业来说,EB优势可归纳为一句话:EB可以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 (二)电子商务为社会带来的效益 1、全社会的增值:贸易范围扩大,贸易成本降低,就业增加,有利于环保和缓解交通压力。 2、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主要的推动力,电子商务是信息产业中最具前途的应用。 3、带动新行业的出现:物流配送服务、认证服务、网络银行等。 四.电子商务的成本与劣势 (一)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 1、内部成本 ①硬件成本 ②软件成本 ③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 ④人员成本 ⑤风险防范成本 2、外部成本 ①企业间的通信成本 ②观念转化及信用成本 ③物流发展滞后的成本 (二)电子商务的劣势 1、非所有商品或业务流程都能使用EB。如易腐食品、珠宝古董等贵重品,至少不能仅靠EB完成。 2、EB顾客规模的劣势:一网民规模小于传统顾客规模;二非所有网民愿网上购物。 3、对投资者而言,实施EB的成本和收益很难定量计算。 4、现有用来完成传统业务的数据库和交易处理软件很难同EB软件有效兼容。即使可以,但收费昂贵。 5、文化、法律、信用、安全、观念、国际化等方面的障碍。 总之,相对于传统商务而言,EB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但也需成本;虽然EB优势突出,但也存在明显的劣势。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分析和对比EB与传统商务,合理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商务模式。另外,企业还要考虑EB的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五.EB的影响 EB不断渗透和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企业、个人;政治、经济、文化。如: 1)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2)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和部门的信息化; 3)推动网络金融业的发展; 4)改变企业经营理念与组织形式,提高效率并带来新机会; 鹰的重生 5)促进社会分工和新行业(职业)产生;(如网游代理、小企业网站及个人宣传代理,电子商务配送快递等) 6) 改变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方式,甚至思维方式。 六.电子商务发展阶段(从网络看) 1、基于专用网的电子交易阶段(EDI、EFT) 2、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也叫现代电子商务)阶段 3、基于物联网与移动平台的电子商务(新一代电子商务)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智慧化、3D等技术应用 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 (1)起步阶段(1994-1997年底)。 典型代表:雅虎、亚马逊; 阶段特征:互联网公司数量少,知名度低。 (2 )爆炸性发展阶段(1998-2000.3) 网络公司如雨后春笋,网络股票价值高涨(1996年初纳斯达克1000点,2000年初4000多点),各种资金涌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得到爆炸性发展。 但此阶段仍主要集中在新兴的网络企业,传统企业并未深度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3)滑坡阶段(2000.4-2000年底) 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狂跌到2000点,网络公司股票急剧贬值,大量资金撤离,约1/3的网络公司销声匿迹。 (4)调整阶段(2001-2002) 撇去泡沫,人们关注的重点开始由“注意力经济”转到“购买力经济”,各国政府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传统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开始进入理智稳健发展的轨道。 (5)高速稳健发展阶段(2002—)   2001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开始盈利。2002年雅虎、网易等,不断有电子商务公司宣布实现盈利。2005百度上市,2007阿里巴巴香港上市。 八.中国电子商务发展 第一次浪潮: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子商务从无到有(新概念) 第二次浪潮:“非典”时期开始(2003)。网商开始形成规模(新群体) 第三次浪潮:“金融危机”时期开始(2008)。电子商务服务商开始形成规模(新产业链) 第四次浪潮: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