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2017年中铁三局集团中心医院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工作,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根据太原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政发[2016]71号)精神,我院与2017年6月开始率先与周边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个乡镇卫生院逐步开始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一、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根据太原市卫计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我院的“一把手工程”。为掌握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的第一手数据,我院组织人员对**镇和**两个区域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本次参加体检工作人员有750人次,共受检5258人,历时60天。截至今年12月20日,其中:大型会议2场,孕期保健讲座6场,健康进万家的老年人慢性疾病知识普及讲座24场,心肺复苏急救讲座4场,儿童保健讲座1场,义诊活动25场,医护人员外出坐诊310多人次,入户1000余户,直接接受宣教服务人员7000多人次。在此过程涌现了一批表现优异的医护人员。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保证服务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自6月下旬开始,我院通过四个途经进行宣传:
利用我院的LED电子显示屏、健康教育宣传栏、医保宣传栏对就诊居民进行宣传。
社区卫省服务部、门诊通过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的宣传单进行宣传。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协调,请他们用各种途径代为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入户的形式进行宣传。
(三)明确原则,分级管理
1.分片服务、明确责任
根据人口分布及卫生所分布特点,以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个乡镇卫生院为载体,保证所有居民均能得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成了由“一位医生、一位护士、一位公卫人员、及乡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明确所管辖的村居分布,并在各村部设立“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公示牌,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
2.分级服务、明确目标
各服务团队根据辖区居民对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接受程度将居民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级以观察为主,加强宣传,定时不定时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其服务需求变化。
第二级以宣传为主,进行健康管理服务宣传并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以便其有需求时可随时与团队成员联系。
第三级以主动服务为主,根据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特殊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
3.分类服务、明确标准
对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第三级居民,按照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健康普通人群;
第二类为需关注的人群;
第三类为慢性病人群;
第四类为高危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病人、重性精神病、残疾人、优扶对象、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
根据居民所处的类别,根据太原市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所规定的服务内容及标准,提供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本次签约重点为第二、三、四类人群。
第一类 健康普通人群,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及时对签约居民发放健康材料;组织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第二类 需关注的人群,如孕产妇、0-6岁婴幼儿、亚健康人群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标。(1)、对签约的孕妇提供孕期指导服务。(2)、实施稳定血压、控制体重等健康工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
第三类 慢性病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以提高慢性病控制率为目标。(1)、建立、完善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并在服务中及时更新。(2)、提供转诊预约服务。(3)、对签约居民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和疾病康复咨询。(4)、运用健康讲座进行健康干预。
第四类 合并严重并发症病人、重性精神病、残疾人、优扶对象、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以减轻痛苦、便捷医疗为目标。在第三类慢性病人群服务基础上开展以下服务内容:(1)、健康档案实行个案管理。(2)、对确有需求的进行定期上门访视,提供免费物理检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3)、提供专家预约咨询服务。(4)、开展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四)、签约服务进度
自6月21日我们前后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开启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之后我们相继安排医护人员到各村协助村医做好签约工作,目前共签订特殊人群39781人,一般人群50000人以上。具体见下表:
各基层机构家庭医生签约特殊人群情况表(单位:人)
机构
老年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