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2-22约1.0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钛酸钡(BaTiO3)是一种具有优异电学性能的重要铁电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压电常数,广泛用于电容器、感应器、滤波器等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铁电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人们开始探索新型的铁电材料。

聚酰亚胺(PI)是一种高温高性能的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等优异性能。因此,在铁电材料领域中,利用钛酸钡和聚酰亚胺制备纳米复合薄膜,可以将二者的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比单独使用钛酸钡和聚酰亚胺具有更高性能的材料。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并研究其结构和性能。具体内容包括:

1.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纳米级钛酸钡粉体;

2.制备聚酰亚胺稀溶液,并调整其浓度和粘度;

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4.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5.测量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压电性能等电学性能。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制备钛酸钡粉体。采用水热法,在钛酸四丁酯(TBOT)、氢氧化钡(Ba(OH)2)和NaOH的存在下,反应生成纳米级的BaTiO3粉体。通过XRD对粉体进行结构表征,然后对其进行干燥和煅烧处理,得到钛酸钡粉体。

2.制备聚酰亚胺稀溶液。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将聚酰亚胺溶解于其中,并通过旋涂技术制备薄膜前的稀溶液。

3.制备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将钛酸钡粉体和聚酰亚胺稀溶液混合后,进行溶胶-凝胶法制备。将混合物旋涂在硅基板上,并进行烘干和煅烧处理,得到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4.表征分析。对制备的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包括SEM和XRD对其结构、形貌的分析和FT-IR对其化学结构的分析。

5.测量电学性能。采用LCR桥进行电性能测试,包括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压电性能的测试。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制备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并研究其结构和性能。预期结果包括:

1.成功制备出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

2.表征出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形貌和化学结构;

3.测量出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

4.对钛酸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