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腔牙体牙髓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ppt

发布:2021-01-19约1.3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牙髓病的病因,特别是细菌因素, 了解医源性牙髓病的原因,在临床工作中 树立高度的爱伤观点,避免它们的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 病 因 细菌感染 1 物理因素 2 化学因素 3 免疫反应 4 第一节 细菌因素 一、细菌感染: 主要原因 主要病菌和感染特点: ⑴细菌种类: ①厌氧菌:类杆菌最多 ②兼性厌氧菌 ⑵根管内的细菌感染特点 ① 细菌培养,检出率高 ② 绝大多数为 混合感染 ③ 以厌氧菌为主 以革兰氏阴性的杆菌为主 二、感染途径 引发牙髓感染的途径主要包括 暴露的牙本质小管 牙髓暴露 牙周袋途径和血源感染 而根尖周的感染主要是继发于牙髓感染 (一)牙本质小管: 1 、 龋病 是引起牙髓感染的最常见的原因 2 、一些牙体硬组织的非龋性疾病造成牙 本质小管的暴露而引发牙髓感染 (二)牙髓暴露: 龋病、牙折、楔状缺损、磨损等可 引起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内,使细菌直 接侵入牙髓 (三)牙周途径: 深牙周袋中细菌可通过根尖孔或侧支 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这种由牙 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 所引起的牙髓炎称为 逆行性牙髓炎 ( retrograde pulpitis) (四)血源感染: 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能将血流中 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的部位,这种现 象称为 引菌作用。 三、致病机制 细菌直接作用或通过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 间接导致组织损伤。这些致病物质主要是: 1 、荚膜、纤毛和胞外小泡 2 、内毒素 3 、酶 4 、代谢产物 第二节 物理因素 创 伤 温 度 电 流 激 光 一、创伤 1 、急性创伤 2 、慢性创伤 它们能否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的 病变主要取决于其强度。 二、温度 (一)备洞产热 (二)充填材料和抛光产热 1 、充填材料:充填深洞时,未垫底及未 采用隔离措施 2 、抛光:对修复体进行的抛光 三、电流 1 、微电流刺激: 相邻牙或对颌牙上用了两种不 同的金属修复体,咬合时产生电流 2 、牙髓电活力测试: 操作不当 3 、电外科手术: 不慎接触了 Ag-Hg 合金充填体 四、激光 少见 第三节 化学因素 一、充填材料: ? 1 、微渗漏:细菌可通过其进入牙髓 ? 2 、 ZOP :直接用其充填窝洞 ? 3 、复合树脂及自凝塑料:未垫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