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的开题报告.docx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沉积盆地,是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目前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而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地层油气勘探开发相对较少。因此,对此地区的油气成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任务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地层的成藏机理和主控因素,进一步完善该区域油气成藏模式,为该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任务具体包括:
1.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层位特征、沉积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把握地层油气成藏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2.开展岩石学、沉积学、断层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成藏的差异性。
3.构建地震波速模型、重磁电模型、构造反演模型等,验证地下地质模型的合理性。
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该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实验室分析方法。
2.采用地震资料处理软件进行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构建地震波速模型。
3.采用重磁电资料处理软件进行重磁电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构建重磁电模型。
4.基于前期的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采用数学方法建立构造反演模型。
四、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深入了解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地层的成藏机理和主控因素,提出该区域油气成藏的主要模式。
2.提高该区域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水平和成果。
3.可以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工作计划:
第一年:采集各类数据,开展地质调查和实验室研究。
第二年:基于研究结果,构建地震波速模型、重磁电模型、构造反演模型等。
第三年: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总结研究结论,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