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高新技术 及其产业发展 第一讲 2020 年 2 月 22 日 第一章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与计划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 、 20 世纪中叶 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科技创新不 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知识经济的实质 就是高技术经济、高文化经济 、高智力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 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 有较大差距。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 2 、 自主创新 ,包括 原始创新 、 集成创新 和 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 。 ( 1 ) 原始创新 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科学研究或基础研究 ,就是寻求新的科学知识, 即新的理论、新的规律、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其 结果是获得新发现,体现科技的最高水平。这是新 生产力的主要来源。 技术开发 是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实物,即新的仪器 、新的设备、新的产品和新的处理方法,其结果就 是发明创造。这是新生产力的实现。 ( 2 )集成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集成创新 可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 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成创新的对象往往是非常 重要的项目。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组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制备) ( 3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 行的创新。引进是前提,消化吸收是手段,最终落脚 点是再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办法只能是 一时 的,不能代 替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 根本 。 3 、自主创新以 企业为主体 、 以政府为主导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1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 1 ) 创新型国家 ,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发 展战略,依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竞争优势 的国家。 ( 2 )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 :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 于其它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 70% 以上,研发投入 占 GDP 的比例一般在 2% 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 般在 30% 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 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 大多数。 ( 3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处于 中等水平 , 2004 年在 49 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 24 位。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 (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 ( 2 ) 中国未来十五年科技发展的目标 : 2020 年建成创 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 是:到 2020 年,经济增 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 从 39% 提高到 60% 以上 ,全社会 的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 从 1.35% 提高到 2.5% ,并号召全 党全社会力量“为 建设创新型国家 而奋斗”,“用 15 年 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 3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 把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 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就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 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 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 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 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 、国家创新体系 ( 1 )我国 国家创新体系 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 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是 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 还包括政府部门、其它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 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 ( 2 )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开展的主要工程有 :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 ②国家经贸委的《技术创新工程》; ③科学技术部的《技术创新工程》; ④教育部的《 211 工程》。 一、高新技术的概念与范围 1 、科学与技术的内涵 ( 1 ) 科学 ,是指经过实践反复验证、反映客观事 实的本质和规律,能够成功地指导实践的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活动以发现为 创新方式 ,以创造知识 为 目的 , 任务 是反映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科学的研究 成果以 理论 形态来存在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2 ) 技术 ,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 科学原理创造或发明各种物质手段的经验、方法、 技能、技巧等。 技术开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