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澄茄丸_杨氏家藏方卷六_减法方剂树.doc
PAGE5
荜澄茄丸_杨氏家藏方卷六_减法方剂树TOC\o1-3\h\z\u
荜澄茄丸_杨氏家藏方卷六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3
1.1. 组成:荜澄茄1两,藿香叶(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蓬莪荗(煨香,切)1两,甘草(炙)1两,丁香1两,茴香2两(微炒),木香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熟)1分,麝香1钱(别研),安息香1两(酒煮,研开,滤去沙石)。 3
1.2. 功效:脾虚胃弱,气滞不匀,心腹疼痛,宿冷不消,腹胁虚胀,不思饮食,面色痿黄,脏腑滑泄,气不升降。 3
1.3.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六。 3
2. 荗香散 4
2.1. 减:荜澄茄、藿香叶、甘草、丁香、茴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4
2.2. 组成:蓬莪荗(炮)1两,人参1分,木香1钱。 4
2.3. 功效:气病,痛而游走,上下无常处,脉亦聚散,或促或涩。 4
2.4.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二 4
3. 人参丁香散 4
3.1. 减:荜澄茄、蓬莪荗、甘草、茴香、木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4
3.2. 组成:人参半两,丁香1分,藿香叶1分。 4
3.3. 功效:妊娠恶阻,胃寒呕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4
3.4.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二 4
4. 青盐下气丸 4
4.1. 减:藿香叶、人参、蓬莪荗、甘草、丁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4
4.2. 组成:茴香(炒)、木香、荜澄茄各等分。 4
4.3. 功效:肾气虚,气上冲,耳鸣耳聋。 4
4.4. 来源:《普济方》卷五十四引《仁存方》 4
5. 芦荟丸 4
5.1. 减:荜澄茄、藿香叶、人参、蓬莪荗、甘草、茴香、麝香、安息香 4
5.2. 组成:丁香半两,肉豆蔻(去皮)半两,木香半两。 4
5.3. 功效:疳泻,不食腹胀。 5
5.4.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吉氏家传》 5
6. 丁香汤 5
6.1. 减:荜澄茄、藿香叶、蓬莪荗、茴香、木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5
6.2. 组成: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 5
6.3. 功效:小儿气胀,胸膈腹满。 5
6.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5
7. 丁香散(《卫生总微》卷十。) 5
7.1. 减:荜澄茄、蓬莪荗、甘草、茴香、木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5
7.2. 组成:丁香1分,人参半两,藿香叶(去土)1分。 5
7.3. 功效:小儿胃虚气逆,呕吐不定,霍乱不安,精神困弱。 5
7.4.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5
8. 丁香散 5
8.1. 减:荜澄茄、藿香叶、人参、蓬莪荗、甘草、茴香、麝香、安息香 5
8.2. 组成:丁香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 5
8.3. 功效:霍乱不止。 5
8.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5
原方
组成:荜澄茄1两,藿香叶(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蓬莪荗(煨香,切)1两,甘草(炙)1两,丁香1两,茴香2两(微炒),木香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熟)1分,麝香1钱(别研),安息香1两(酒煮,研开,滤去沙石)。
功效:脾虚胃弱,气滞不匀,心腹疼痛,宿冷不消,腹胁虚胀,不思饮食,面色痿黄,脏腑滑泄,气不升降。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六。
荗香散
减:荜澄茄、藿香叶、甘草、丁香、茴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组成:蓬莪荗(炮)1两,人参1分,木香1钱。
功效:气病,痛而游走,上下无常处,脉亦聚散,或促或涩。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二
人参丁香散
减:荜澄茄、蓬莪荗、甘草、茴香、木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组成:人参半两,丁香1分,藿香叶1分。
功效:妊娠恶阻,胃寒呕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二
青盐下气丸
减:藿香叶、人参、蓬莪荗、甘草、丁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组成:茴香(炒)、木香、荜澄茄各等分。
功效:肾气虚,气上冲,耳鸣耳聋。
来源:《普济方》卷五十四引《仁存方》
芦荟丸
减:荜澄茄、藿香叶、人参、蓬莪荗、甘草、茴香、麝香、安息香
组成:丁香半两,肉豆蔻(去皮)半两,木香半两。
功效:疳泻,不食腹胀。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吉氏家传》
丁香汤
减:荜澄茄、藿香叶、蓬莪荗、茴香、木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组成: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
功效:小儿气胀,胸膈腹满。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丁香散(《卫生总微》卷十。)
减:荜澄茄、蓬莪荗、甘草、茴香、木香、肉豆蔻、麝香、安息香
组成:丁香1分,人参半两,藿香叶(去土)1分。
功效:小儿胃虚气逆,呕吐不定,霍乱不安,精神困弱。
来源:《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