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 2870-2021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5约6.2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870—2021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2021-05-14发布2021-06-13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2870—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仪器设备 1

4调查时间 1

5调查抽样设计 2

6调查方法 2

7数据统计与分析 3

8注意事项 3

9技术档案 4

附录A 5

表A.1不同生境类型的单侧宽度、长度、交通工具 5

附录B 6

表B.1样线法鸟类调查记录表 6

表B.2样方法鸟类调查记录表 7

表B.3样点法鸟类调查记录表 8

II

DB23/T2870—202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省林业规划设计院、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黑龙江省湿地保护与数字林业服务中心、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伦市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省桦南县向阳林场。

主要起草人:李天芳、吴庆明、魏丹、王振中、陶佳俐、李显达、姜东涛、汤伟权、曹洪涛、潘丰、李晓民、陈福元、李国富、潘鹏旭、赵晟阳、王芳、边梓希、王炜、曹婷、何海宁、韩沛孜、张士芳、李海军、徐卓、王睿、崔振军。

DB23/T2870—2021

1

鸟类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鸟类野外调查的仪器设备、调查时间、调查抽样设计、调查方法、数据统计与分析、注意事项、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鸟类野外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710.4-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3仪器设备

3.1地图

调查区域的地形图、卫星遥感影像图(纸质地图或电子地图均可)。

3.2调查设备

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定位仪、激光测距仪、录音笔、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红外触发相机、无人机等。

3.3通讯设备

对讲机、手机等。

3.4交通设备

自行车、马匹、摩托车、雪地摩托、越野车、水陆两栖车、直升机等。

3.5记录及数据处理设备

笔记本、调查表格、笔、电子记录软件、便携式计算机等。

4调查时间

DB23/T2870—2021

2

4.1一年四季皆可。通常情况下,春季(繁殖迁徙)为3月中旬~5月中旬,夏季(繁殖期)为5月下旬~

7月上旬,秋季调查9月上旬~11月上旬,冬季(越冬期)为11月下旬~翌年3月上旬。不同鸟种生活史季节存在差异,具体调查时可做相应调整

4.2应选择晴朗、风力≤三级的天气条件。

4.3应在鸟类活动高峰期进行。昼行性鸟种,可选择目标鸟类活动较频繁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夜行性

鸟种,可选择天黑以后进行;对于通过声音进行调查的目标鸟种,可选择环境噪音干扰最小的时段进行。

5调查抽样设计

5.1抽样设计

5.1.1抽样单元取决于调查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地形地貌、生境类型、重要环境要素等。

5.1.2抽样强度大小应根据不同抽样单元来确定,抽样强度不低于总面积的10%。

5.1.3抽样面积应考虑鸟类的活动范围、景观类型、透视度及交通工具,以当天能完成为准。一般情

况下,不同生境类型样线的单侧宽度、样线长度、交通工具可见表A.1。

5.2样带布设

5.2.1样带的数量应满足抽样强度的要求,同时遵守随机性和均匀性原则。

5.2.2抽样调查以调查区域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图为基本图,提前将抽取的样带在地形图上做标

记,然后进行逐个统计。

5.2.3样带的布设应呈“U”形。布设时将地形图上的样带点向某一方向延伸5000m,后成直角向另

一方向延伸1000m,再折成直角返回5000m。实际操作过程中,样线长度可根据调查区域地形、地貌、边界等情况而定。

6调查方法

6.1常规调查方法

6.1.1全调查

此法通常采用样带法,对调查区域进行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