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期末复习(华南师范大学)09级军事课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9级军事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A)。
A、主权 B、政治制度 C、国家荣誉 D 、国家尊严
2、国防最主要的手段是(A)手段。
A、军事 B、政治 C、经济 D、 外交
3、《孙子兵法》诞生于(C)。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
4、新中国国诞生以来,共颁布了三部《兵役法》,1955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1984年颁布第二部, A 年颁布第三部。
A、1998年12月29日 B、1998年10月29日
C、1999年12月29日 D、1999年10月29日
5、现行《兵役法》缩短了义务兵服役期限。其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 A 。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6、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A、公安部队 B、内卫部队 C、边防部队 D、预备役部队
7、孙武在(C)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原则。
A、《计篇》B、《作战篇》C、《谋攻篇》D、《势篇》
8、1977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共有(D)篇。
A、82 B、10 C、7 D、13
9、“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早由(A)提出: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陈独秀 D、瞿秋白
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进行了(D)反“围剿”作战。
A、三次 B、五次 C、四次 D、六次
11、我国现有陆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B)。
A、1 B、2 C、3 D、4
12、我国陆地边界线有(C)万公里。
A、1.8 B、2 C、2.2 D、2.6
13、在南沙群岛领海争端中,共有(C)个国家和地区。
A、3 B、5 C、7 D、9
14、我国与印度边境有(A)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A、12.55 B、9.4 C、13 D、9
15、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C)个。
A、11 B、13 C、15 D、17
16、下列哪个选项是中日关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B)。
A、冲绳岛 B、钓鱼岛 C、关岛 D、台湾岛
17、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D)。
A、安全问题 B、合作问题 C、人权问题 D、台湾问题
18、我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有(B)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A、20 B、21 C、27 D、41
19、导弹首次亮相是在(B)。
A、1941年12月6日 B、1944年6月13日
C、1945年7月16日 D、1966年7月12日
20、核武器是(C)首次投放战场的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A、19世纪40年代中 B、20世纪40年代初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末 D、20世纪60年代中期
2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A)。
A、1964年10月16日 B、1967年6月17日
C、1966年10月27日 D、1970年9月18日
22、激光技术是(B)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3、中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C)。
A、 神舟5 号 B、神舟6号 C、嫦娥一号 D、东方红五号
24、机械化战争是发生在(B)的战争。
A、农业时代 B、工业时代 C、信息时代 D、现代
25、(A)中首次利用卫星进行战场侦察,使天战这一崭新的方式脱颖而出。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越南战争
C、英阿马岛战争 D、海湾战争
26、(C)中首次大批量使用了“JDAM”等精确制导弹药。
A、伊拉克战争 B、阿富汗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海湾战争
27、(D)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能量智能网络中心战信息化战争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亚五国分别是:哈萨克、吉尔吉斯、(A B C)。
A、塔吉克、B、土库曼、C、乌兹别克、D、阿富汗、
4、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有,(B C D)、激光通讯、激光武器等。
A、激光观测、B、激光测距、C激光雷达、D、激光制导
5、信息技术可区分为传感技术、(A B C)等。
A、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C、控制技术、D网络技术。
三:判断题(正确的表述写“A”,错误的表述写“ B”)每题1分,共20分。
1、发布动员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决定,以国家主席名义发布。(A)
2、《国防教育法》规定要对小学、中学、高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