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利用.pdf
word格式整理版
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
热物理王其桢13S002009
1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生物质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
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也极为重视,目前已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
成果问世,如户用沼气技术、禽畜粪便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供气和发电技术、
生物质压块技术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生物质为载体,由生物质产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质能。生物能是太阳能以或
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
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生物质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像当于目前
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虽然不同国
家单位面积生物质的产量差异很大,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有某种形式的生物质,
生物质能是热能的来源,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
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至少有14个工业化国
家在开发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有些国家通过实施绿色能源政策,
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了本国能源不足的矛盾,改善了环境。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目前可
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
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然而,由于农业,林业,工业及生活方面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
word格式整理版
的生物质资源状况非常复杂,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数据,以及各类生物质能资
源间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因此,生物质的消耗量是最难确定或估计的。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己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将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
术的研究与开发。如户用沼气池,节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
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
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严
峻的能源形势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石油、
天然气、煤等),仅能支撑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就将面临枯竭。人们终于认识到,
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是无限的。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
分布广,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其含氮、磷、钾、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6%、0.3%、10%、45%。据统计,我国年产农作物秸杆6.2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
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
历史上,我国有着利用秸秆的优良传统,农民用秸秆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秆烧
火做饭取暖,用秸秆养畜积肥还田。合理利用秸秆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一方面,秸秆利用开辟了新路子,其综合利用成为一篇
必须做好的很有价值的大文章;另一方面,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成为必
须认真对待,下决心解决的紧迫问题。作物秸秆利用中的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纳为
如下几方面:第一是农业普遍增收之后,农作物秸秆越来越多,但综合利用滞后,
秸秆出现过剩;第二是随着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宁愿增用化
肥和燃煤,而少用秸秆作肥料和燃料;第三是由于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特别是近
几年小麦机收面积扩大,麦秸留茬过高,灭茬机械和免耕播种技术推广没有跟上,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
word格式整理版
造成农民为赶农时放火焚烧秸杆和留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国
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做出了关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并在2000一
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中明确指出:推广秸杆气化集中供
气、发电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高品位商品能源短缺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秸
杆全面禁烧及其综合利用。因此,秸秆禁烧及其综合利用工作作为资源与环境保
护的大事、作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措施,被
纳入议事日程。多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