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9《桃花源记》教学实录.docx

发布:2024-12-29约7.0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9《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一)通读,整体感知桃源之“美

师:“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在这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要学习一篇经典美文《桃花源记》。(板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明渔人行踪的句子,讲讲本文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生朗读课文,画线)

生:一个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在那里被盛情款待几天后离开。后来他把这件事禀报给太守,太守的人和他一起再次寻找桃花源,可是没有找到。

师:人物、事件、结果、非常清晰!(屏显)

发现-进入-离开-再寻

(生划分层次,做笔记)

师:离开桃花源后他“诣太守,说如此”,成功说服太守前往桃花源。同学们猜想,他说了什么?

生:渔人会说,太守大人,草民前些天打鱼的时候发现一处桃花源,那里简直太美了!

(二)精读课文,赏桃源之“美”

1.演读-体会渔人的惊讶

师:太美了!(板书:美)宜居之处,说到太守心里去了!自由朗读桃花源外部环境的句子,说说美在何处。

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很好。齐读这个句子,结合注释说说它什么意思。

(生读,看注释)

生:两岸一百步以内,都是桃树,没有别的树,芳香的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飘落到地上。

师:是“一百步吗?

生:不是,“数百步”是几百步的意思。

师:你的解释是对的。但桃树林只是在两岸几百步范围吗?几百步,也不过就是几百米啊!如此范围的桃林,也太寻常了吧!

(生思考)

生:桃林很长,从“复前行,欲穷其林可以看出。

生:“夹岸数百步”,因为桃林茂密,而且有桃花挡着,所以他只能看到几百步的地方。事实上,桃林可能蔓延到非常远的地方。

师:你从视觉感受的角度分析,非常合理!面对眼前的景象,渔人的感受作者用了一个字进行概括-

生:异。

师:是的,“渔人甚异之。(板书:异)如果我们在句子中加一个表示惊异的语气词,你会选择哪个?

生:哇!

师:不错,请同学们根据脚本朗读、尤其读好这个语气词。(屏显)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平静,舒缓)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急促,升调)哇!(惊奇、赞叹)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节奏放慢,加重语气)渔人甚异之,(平静)复前行,欲穷其林。(神秘感)

(一生读、生评价、齐读)

师:通过渔人的心理感受表现桃花源的美,这是什么角度的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对于正面描写,再具体些好不好呢?(屏显)

忽逢奇美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牛羊为之垂涎;落英缤纷,佳人为之沉醉。

生:不好。加了这么多修饰就表现不出渔人的好奇和急切了。

生:不好。他只是一个普通农民,没有那么诗意的情怀。

师:精彩!在一个生活困窘的农人眼里,是只有粮食和蔬菜,很难有诗和远方的。这里的看似简洁,其实反映的是渔人的惊奇和迫切心理。再来朗读第1段,体会美景和渔人的“异”。

(生齐读)

2.析读-评说桃源印象

师:仅仅是自然环境优美就能打动太守吗?渔人可能还说了什么?

生:渔人会说,“禀太守,桃花源里面的环境也让草民吃惊不小!

师:桃花源里面是怎样的景象呢?朗读相关句段,说一说渔人看到了哪些事物?

(生朗读)

生:看到了土地、房屋、田地、池塘、桑树、竹子。

生:还有交通情况,鸡和狗,种田的人,老人和小孩。

生:不对,“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不是今天的交通。

师:非常好,“交通是古今异义词,请在注释上画线。还有没有问题?

生:“鸡犬相闻”不是看见鸡和狗,而是听见它们的叫声。

师:你很细心!大家注意这个字-“相”,相互听见,那桃花源里岂不是很吵?

生:不是,正是因为安静才能听见鸡鸣狗叫。

师:这种写法就叫“以动衬静”。再读这段文字,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桃花源。

(生齐读,屏显)

从,我读出了桃花源的感。

生: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我读出了桃花源的秩序感。土地是平整的,房屋是整齐的。

生: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读出了桃花源的平静感。

生: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读出了桃花源的富足感。田地种植庄稼,池塘有鱼虾水产品,桑树可以养蚕,竹子可以产竹笋,可以制作各种用品。

生: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