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统编道德与法治下册8.大家来合作(第2课时)教案.doc
一年级统编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8.大家来合作(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故事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学会与人沟通,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掌握有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2.在交流实践中内化认知,提高合作能力,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有锦囊图案的卡片。剪贴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合作中会遇麻烦
1.火眼金睛我来辨
(1)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大家一起努力找回了拼图,拼成了合作藏宝图,知道了合作在生活中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合作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2)出示:这里有几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
图片1:值日时,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大家都拿起扫帚扫地,教室里尘土飞扬,却没有人去给酒水壶灌水。
图片2:“六一”国际儿童节,班级里要出一个舞蹈节目,老师让丽丽和小美一起领舞,小美担心丽丽跳得比自己好,抢了自己的风头,就是不愿上场。
图片3;强强比较调皮,在合作完成美术作业时,大家都不愿和他一组,他只能孤单地坐在一旁。
(3)提问:你认为图片中小朋友们的合作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1:在图片1中,大家都在扫地,没人洒水。虽然地扫干净了,但是灰尘很大,影响了大家学习。
预设2:小美只想着自己的面子,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没有考虑到集体的荣誉,这是不对的。
预设3:只因为强强调皮,就不愿和他合作,这样做是不对的。
2.合作烦恼我来说
(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合作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吗?
预设1:上次小组合作完成手抄报作业,组长让我负责写字,可是平时我的字写得最丑。我实在不想写,但又怕别人责怪,很尴尬。
预设2:我们组合作完成美术作品,组长给王然分配了剪纸任务。大家都在忙,只有他一直和谢莹莹玩,耽误了进度,所以大家都很生气。
(2)小结:同学们在合作中有这么多不愉快的经历,看来要想合作得好,还得掌握合作的方法才行!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辨析和交流分享,回望生活,发现与同伴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探寻合作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做铺垫。
3.情境闯关得锦囊
合合小朋友又来了:(合合的音频)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合作锦囊,只要你们闯过关卡,就能打开锦囊,获得合作的方法。你们做好再次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设计意图
创设学习情境,一方面与第1课时的学习形成呼应,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怎样才能合作好
1.共同目标善分工
(1)引入:同学们,第一个锦囊被老师藏在了“记水果”游戏里,请大家开动脑筋去寻找锦囊吧。
(2)出示:游戏规则(在10秒的时间内,记住屏幕上每种水果的数量。哪个小组能正确说出每种水果的数量,就算获胜)。
(3)游戏:不做指导,开始第一次游戏。游戏结束后,询问大家的答案。
预设:没有小组能说出每种水果的准确数量。
(4)提问:为什么没有一个小组能说出每种水果的准确数量呢?
预设1:这么多种水果,而且每种水果的顺序都打乱了,仅仅数一种水果就有些眼花缭乱了。
预设2:时间太短了,我才数到一半时间就到了。
预设3:水果种类多,时间又短,要想完成任务太难了。
(5)追问:那怎么办呢?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可以尝试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预设1:我们可以像上节课折小棒那样,一人记一种水果的数量。
预设2:这样分工合作,记水果数量这个任务完成起来就简单多了。
(6)讲述:说得对,大家可以分工合作达成同一个目标。你们还愿意继续挑战“记水果”游戏吗?
(7)提问:在即将开始的第二次游戏中,你们小组打算怎么做?想一想,互相提醒完成这个游戏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设1:我们组刚刚分配好了任务,谁记苹果的数量,谁记梨子的数量。
预设2;我们想安排一个人记一种水果的数量,但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图片中有七种水果,而我们组只有六个人,于是我们安排李丽记两种水果的数量。
预设3;李文是我们小组中计算能力最强的,所以我们安排他统计水果的数量,其他人根据喜好选择各自要记的水果。
(8)活动:第二次游戏挑战,每个小组都给出了正确数字。
(9)提问:在游戏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合作方法?
预设1:在遇到难题时,我们可以依靠大家的力量,合作解决问题。
预设2:只要合作前将任务分配好,接下来的合作就不会乱。
预设3:合作中要善于分工,这样任务完成起来就简单多了。
(10)小结:有困难时,可以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共同克服难题。先分工,再合作,完成任务更简单。
(11)播放:(合合的音频)恭喜这么多小组挑战成功。第一个合作锦囊(共同目标善分工)被打开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共同目标善分工)
设计意图
做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学生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思考并尝试完成游戏任务,进而明晰合作需要合理的分工。
2.共同努力巧配合
(1)引出:请同学们收好第一个锦囊继续出发。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