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镀锌规程 .doc

发布:2015-08-20约4.8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热镀锌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镀锌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维护镀锌车间的人身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区镀锌车间。 3、职责 3.1镀锌车间主任负责镀锌流程管理,确保镀锌质量镀锌产量,以及车间的人员、财产安全。 3.2机修班长负责镀锌车间设备维护指导、监督、安排工作。 3.3设备主管负责镀锌车间设备的管理,大修计划,外协维修联络等。 3.4设备事务助理负责镀锌车间设备维修记录统计存档。 4、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12-2002 热镀锌镀层的检验 GB4956-2003 磁性金属基本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的测量-磁性方法 GB5270-200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5、作业规程 5.1热镀锌作业规程 5.1.1前处理工艺规程 1)待镀工件入池前先粗略划分,大件小件应分开酸洗,锈蚀严重的工件应挑出后统一酸洗。 2)工件入池堆放,应保持两头平齐,工件堆放严禁有平面相互接触以免影响酸洗效果。 3)采用5-8%浓度的JH-04型常温酸性脱脂液脱脂去污,本道工序中要注意打捞液面的浮油及脏物,以防工件再次被污染,除油时间10-30分钟。 4)随着槽液的连续工作,其总酸度会逐渐下降,要定期测定和补充JH-04型脱脂粉,一般每加入1.4kg/m3JH-04型脱脂粉约提高总酸度1点,游离酸度0.8点,通常脱脂液应符合表1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配制浓度(1%) 5-8 2 PH值 1-3 3 总酸度(点) 36-58 4 游离酸度(点) 28-44 5)工作液经长期调整使用后,其脱脂去污能力下降,应更换新液 5.1.2控干后清水冲洗 1)采用“三合一”处理液除锈,常温下除锈20-40分钟,酸洗过程中应进行二次翻池,翻池时间时检查酸洗效果,当工作表面出现均匀的青灰色,则酸洗除锈已经完成。 2)已酸洗好的工件必须及时离开酸洗液,采用行车吊出控干酸液后,清水冲洗同时检查酸洗质量,发现有未酸洗彻底的工件应挑出。 3)浸渍助镀剂,浸渍时期为2-3分钟。 5.1.3烘干工艺 1)完成酸洗除锈的工件应上烘干炉进行烘干,烘干时工件必须按序排列,执行先烘先镀的原则。 2)工件烘干时间设定,由烘干工具体掌握(板材的厚薄时间不同),当工件表面已无水痕并出现白色粉状盐时,表明烘干恰倒好处,这时应及时将工件转入镀锌。 3)工件未烘干或凹槽空腔中尚有酸洗液未滴出,严禁转入镀锌工序。 4)当工件出现烘焦现象,则必须重新助镀,转入烘干。 5)因故中途短时停产时,烘干炉上的工件要全部吊入清洗剂,当停产时间表较长时,工件可放入池中存放。 5.1.4镀锌工艺规程 1) 热镀锌用锌锭应选用0#锌锭,纯度为99.9%。 2) 镀锌工上锅操作前,应了解待镀工件的镀锌要求及方法。 3)根据待镀工件的工艺要求,准备相应的镀锌工具,并做好预热工作。 4)刮净锌液表面的浮灰、浮渣、露出锌液面。 5)测量锌液温度,让电脑控制其温度在435±1℃的范围。 6)镀锌温度控制,可根据待镀工件需要调整在最佳温度,调整温度时应使温度调节完全转入正常镀锌为止。 7)挂镀方法,应针对不同的镀件采用最佳挂法,长2-4m,宽4m以上宽400mm以内可2块平挂,长2-4m,宽400mm以上梯架可2-3块平挂,槽架必须1块平挂。桥架连接片可采用机械挂镀,也可人工挂镀,托臂采用机械挂镀,盖板400mm内6块侧挂,400mm以上2块侧挂,每次挂镀可分几组同时进行(根据工件的长度及行吊的长度分组)。 8)镀件入锅前,必须刮清锌液表面浮灰,氧化锌皮等。 9)镀锌件入锅,桥架必须一头先下,下锅速度应平缓,控制在8-10米/分,连接片,托臂机械挂镀下锅速度采用8-10米/分,盖板入浸入锅采用两头倾斜入锅,速度应控制在8-10米/分,镀锌件入锅以锌面下5-10cm为最佳,严禁浸入底部锌渣中。 10)镀件入锅后,应及时进行翻动吐灰,桥架一般有折边及凹槽等,应翻动后提出锌液一次,确保各凹槽处无吸灰后重新入锌液,连接片、托臂、盖板入锅后及时前后拉动摇晃,进行吐灰,一般不需提升。 11)镀件在锌液中吐灰完成后,应将锌液表面锌灰刮净,然后提升镀件,提升45°角时,两头同时提升,以利锌液流淌,提升速度控制在2-5米/分,盖板提升也可采用倾斜提升同桥架,盖板,桥架进行提升时,严禁晃动镀件,连接片、托臂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