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6万吨丙烯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
超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
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由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大沽化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拟投资357951万元(含外汇8796万美元),在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内建设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将为天津渤化集团提供原料丙烯腈,在完善化工产业链的同时,减少原料丙烯腈储运风险,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已列入《天津市第六批20项重大工业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丙烯腈装置生产规模为26万t/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装置公称规模为9万t/a(实际生产规模为8.6万t/a)。
本项目主产品为丙烯腈、MMA,副产品为乙腈。产品方案、产品规格和标准详见下表。
表 SEQ 表 \* ARABIC \s 2 1 拟建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类别
产品名称
产量(万t/a)
规格
1
主产品
丙烯腈
26
≥99.5%wt
2
MMA
8.6
>99.5%wt
3
副产品
乙腈
0.78
≥99.9%wt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生产线1套,包括丙烯腈单元和乙腈单元;新建9万吨/年MMA装置生产线1套,包括ACH单元、MMA单元和SAR单元。同时厂区还建有中央控制室、检维修车间、循环水站、脱盐水站及冷凝液回收站、35/10kV降压站、办公楼、污水预处理设施等公用工程设施等,项目给排水、供电、天然气由临港经济区统一提供。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6.99万m2,预计2013年10月竣工投产。
厂址概况
本项目拟建设在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内,本项目建设场地北侧为临港经济区规划的A10道,再往北是港区规划的铁路及港区管理综合服务区、码头;场地南侧是在建的大沽化EPS项目;东侧为大沽化罐区;西侧隔渤海12路为LG项目用地。
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工艺技术概述
本项目以丙烯为原料,采用丙烯氨化氧化法合成丙烯腈,同时副产氢氰酸、乙腈。副产的氢氰酸与外购的丙酮、甲醇等一起,采用INEOS Acrylics公司的ACH法工艺技术同时配套SAR技术生产MMA。其主要工艺框图如下:
丙烯腈单元丙烯丙烯腈产品氨
丙烯腈单元
丙烯
丙烯腈产品
氨
乙腈单元
粗乙腈
乙腈产品
ACH及MMA
单元
氢氰酸
丙酮
甲醇
MMA产品
SAR单元
废酸
发烟硫酸
浓硫酸
硫铵溶液
空气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G1吸收塔尾气焚烧炉烟气:本项目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焚烧炉,主要燃烧吸收塔塔顶的吸收尾气,补充燃烧天然气。本项目吸收塔尾气焚烧炉烟道气经1根100m
G2废水焚烧炉(WWI)烟气:本项目丙烯腈装置建有1座废水焚烧炉,用于焚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废水,采用天然气为补充燃料。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焚烧炉内900~1000℃的高温下燃烧分解成无害气体后排入大气。废水焚烧炉烟气经1根8
G3 SAR预热器烟气:SAR单元所需的空气由预热器进行预热,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燃烧烟气经1根35m高排气筒排入大气
G4 SAR焚烧炉烟气:SAR单元焚烧炉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焚烧烟气经过水洗、二次转化、二次吸收、MECS除雾后,经1根70m高烟囱排入大气。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a)装置区各密封泄漏点挥发(G5-1)
本项目生产车间内,生产设备、管线接口阀门等均进行了严格的密封,并经耐压检验,有效的控制了物料泄漏。本项目在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气均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收集,并送火炬系统进行燃烧处理,有效降低了装置区无组织逸散的产生量。本项目主要无组织排放有氨、丙烯腈、氢氰酸、丙酮、甲醇等。
b)储罐呼吸排气(G5-2)
本项目液氨、甲醇、丙酮等原料由汽车运至本项目界区外主罐区进行储存,汽车装卸站台依托大沽化临港工厂相应设施,不在本项目评价范围之内;本项目各物质的中间储罐排气均引入火炬系统进行燃烧处理。
本项目丙烯腈、甲醇及丙酮储罐均为内浮顶罐,大小呼吸会排放少量的废气。
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W1含腈废水:本项目丙烯腈装置的轻有机物汽提塔产生的含腈废水,经H2O2氧化分解后,送入本项目自建的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经厂污水排放总口排入天津威立雅渤化永利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系统。
W2弱酸中和废水:本项目MMA产生的弱酸中和废水,首先经SAR装置配套的金属脱除装置处理后(主要去除总镍),再经本项目自建的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汇至污水排放总口排入天津威立雅渤化永利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