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掘进成本分析【资料】2.docx
PAGE
1-
煤矿井下掘进成本分析【资料】2
一、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概述
(1)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概述涉及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开支,它是煤矿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在煤矿生产中,掘进工作是基础,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煤矿井下掘进成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煤矿企业面临着资源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压力,降低掘进成本成为煤矿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煤矿井下掘进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掘进工作相关的各项费用,如设备折旧、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间接成本则是指为支持掘进工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管理费用、安全费用、环保费用等。在掘进成本构成中,直接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而间接成本则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增加。因此,对掘进成本的有效控制,需要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方面入手,全面优化生产管理。
(3)煤矿井下掘进成本的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构成、成本水平、成本效益等方面。首先,要明确掘进成本的具体构成,包括设备购置、材料采购、人工工资、电力消耗等费用;其次,对掘进成本水平进行分析,了解成本与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效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成本效益分析,对掘进成本进行综合评估,为煤矿企业提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决策依据。通过对掘进成本的分析,有助于煤矿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构成分析
(1)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构成分析是煤矿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动力成本、维修成本、安全成本和环保成本等多个方面。设备成本涉及掘进机械的购置、安装和维护费用;材料成本包括支护材料、钻探材料等消耗品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则涵盖掘进作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动力成本涉及电力、水资源等能源消耗;维修成本包括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修理费用;安全成本则包括安全设施投入、安全培训等;环保成本则包括环保设施建设、污染治理等费用。
(2)在设备成本方面,掘进机械的先进程度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掘进效率和成本。高性能的设备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来看可以降低单位产量的成本。材料成本方面,合理选择和采购支护材料、钻探材料等,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人工成本方面,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无效劳动,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关键。动力成本和维修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来降低。安全成本和环保成本则需要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环保措施来控制。
(3)此外,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构成分析还需关注成本效益比。通过对成本效益的分析,可以评估各项成本投入对掘进效率和安全生产的贡献。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支护材料的成本和支护效果,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通过优化掘进工艺,提高掘进速度,降低单位产量的成本。同时,成本分析还应考虑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以适应煤矿生产的动态变化,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三、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控制策略
(1)煤矿井下掘进成本控制策略首先应从源头入手,优化设备采购环节。例如,某大型煤矿在采购掘进设备时,通过对国内外设备供应商的比选,选择了性能稳定、能耗较低的设备,年节约设备成本约1500万元。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租赁、融资等方式降低设备购置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掘进设备,如使用液压支架、履带式挖掘机等,有效降低了掘进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煤矿可以采取集中采购、供应商比价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如某煤矿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降低了10%,年节省材料成本约800万元。此外,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以某煤矿为例,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材料库存周期缩短了30%,减少了资金占用,同时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
(3)人工成本的控制是降低煤矿井下掘进成本的关键。某煤矿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掘进人员工资与工作效率、安全生产挂钩,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人为失误造成的成本。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例如,通过培训,该煤矿将设备故障率降低了20%,安全事故率降低了15%,有效控制了人工成本。此外,合理规划生产班次,避免超时加班,也是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