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AutoCAD2009简单图形绘制(3).doc
《AutoCAD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
名称
AutoCAD机械制图
主讲
教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时间
学习
工程
工程三AutoCAD2009简单图形绘制
工程任务
工程任务三:背景图案I
工程
任务
任务
描述
本工程的任务是利用图所示的外接圆直径为200mm的正三角形绘制右图所示的图形,该图形是《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高级操作员级考试》试题,原题要求是利用调用左图通过绘制、编辑获得中图所示图形,本书将其做一些变化。中图所示图形相互之间关系右图所示,具体要求如下:
〔1〕正三角形A外接圆直径为200mm,正三角形B外接圆直径为160mm;
〔2〕正三角形C外接圆直径为140mm,正三角形D外接圆直径为120mm;
〔3〕正三角形C和正三角形B中心位置位于正三角形B的顶点;
〔4〕正三角形B的中部用斜线填充。
〔5〕将完成的图形以cad3-3.dwg为文件名存入练习目录中。
任务
图形
学习
目标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
①勤奋好学
②获取新知识
③能应用帮助文件进行自主学习
①团队协作
②沟通交流
③能自我评价和分析
①掌握常用绘图和编辑命令;
②具备应用常见绘图命令绘制简单图形的技能;
③灵活应用绘图命令快速绘图的能力;
④具有拓展思维能力,能针对同一图形开发多种绘图顺序和方法,并能进行方法优化的能力;
⑤严格按样图的尺寸进行绘制,确保图形的准确;
教学
方法
①工程教学法:通过下达工程任务,让学生感受工程管理;
②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或视频演示;
③案例教学法:以教师引导工程任务作为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④实践教学法:以学生训练为主,集教、学、做合一;
⑤讲授教学法:讲授完本钱工程必须的理论、方法、原那么
教学
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任务分析
为了提高绘图效率,本任务可将绘图和编辑命令相结合,绘图顺序如下图,具体分析如下:
〔a〕绘制外接圆直径为200mm正三角形A;
〔b〕向内偏移距离10mm,得到正三角形B;
〔c〕为了便于捕捉图形中心,绘制正三角形A的外接圆;
〔d〕选择正三角形A外接圆的圆心为基点,复制正三角形A至正三角形B的左下顶点;
〔e〕缩放复制得到的正三角形C,使之大小为正三角形A的0.7倍;
〔f〕将正三角形C向内偏移距离5mm,得到正三角形D;
〔g〕阵列图形,阵列数量为3,阵列中心为正三角形A外接圆的圆心,阵列角度为360°;
〔h〕修剪相交线段;
〔i〕填充正三角形B的中部;
〔j〕合并图形外轮廓线,并设定线宽。
〔k〕填充
下任务
讲解
引导
分析工程图形
操作体验
步骤一:启动AutoCAD2009
步骤二:绘制正三角形A
步骤三:偏移产生正三角形B
步骤四:绘制正三角形A的外接圆
步骤五:复制产生正三角形C
步骤六:缩放正三角形C
步骤七:偏移产生正三角形D
步骤八:阵列正三角形C和D
步骤九:删除φ200圆
步骤十:修剪线段
步骤十一:合并线段、编辑线宽
步骤十二:填充
步骤十三:另存图形
演示
指导
操作
知识学习
一、缩放
二、填充
讲解
演示
听课
案例操作
拓展提高
一、拓展任务
绘制如下图的简单图形,该图形是《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高级操作员级考试》试题。
二、任务分析
为了提高绘图效率,本任务可将绘图和编辑命令相结合,绘图顺序可参考图所示顺序,具体分析如下:
〔a〕绘制φ80、φ160、φ240的圆;
〔b〕以绘制直线和φ20的圆;
〔c〕修剪直线,并阵列;
〔d〕阵列φ20的圆;
〔e〕绘制相切圆;
〔f〕修剪相切圆;
〔g〕镜像修剪后的相切圆;
〔h〕填充。
检查
指导
自主操作
检查评价
〔1〕对照“作品质量评价表”进行自评、小组评、教师抽查。
〔2〕按照考核标准和评价表给定成绩。
组织检查
自评
互评
工程小结
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情况对学生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参与小结。
引导学生主动发言
积极参与小结报告
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