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空调负荷计算.doc

发布:2019-01-19约1.47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负荷计算 一、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指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简称《规范》)中所规定的的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计算的室外气象参数。 2.1.1.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 《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2.1.1.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下式确定: (2-1) 式中 to,m——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2-1确定; 时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β -0.35 -0.38 -0.42 -0.45 -0.47 -0.41 -0.28 -0.12 -0.03 0.16 0.29 0.4 时刻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β 0.48 0.52 0.51 0.43 0.39 0.28 0.14 0 -0.1 -0.17 -0.23 -0.26 Δ——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较差,℃,按下式计算: (2-2) 式中 to,s——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1.1.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相对湿度 《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根据《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如下: 夏季:温度 应采用22~28℃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风速 不应大于0.3m/s 冬季:温度 应采用18~24℃ 相对湿度 应采用30%~60% 风速 不应大于0.2m/s 2.2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采用非稳态使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是便于手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就是夏季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方法如下: 2.2.1 围护结构逐时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2.2.1.1外墙和屋面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好玩屋面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3) 式中 c(τ)——外墙屋面的逐时冷负荷,W; A——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 K——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R——室内计算温度,℃; tc(τ)——外墙或屋面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必须指出:上式中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的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的,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因此对不同的设计地点,应对进行修tc(τ)值修正为tc(τ)+Δtd。修正值Δtd可由设计手册查得。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当外表面放热系数不等于18.6w/(㎡·℃)时,应将(tc(τ)+Δtd)乘以表2-2中的修正值。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kα 表2-2 αow/(㎡·℃) 14.2 (12) 16.3 (14) 18.6 (16) 20.9 (18) 23.3 (20) 25.6 (22) 27.9 (24) 30.2 (26) kα 1.06 1.03 1 0.98 0.97 0.95 0.94 0.93 注:外表面放热系数αo与室外风速v(m/s)有关,近似αo=10.46+3.95v (2-4)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当内表面放热系数变化时,可不加修正。 = 4 \* GB2 \* MERGEFORMAT ⑷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一律用ρ=0.9.即对tc(τ)不加修正。但可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则tc(τ)乘以表2-3所列的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吸收系数修正kρ 表2-3 颜色 类别 外墙 屋面 浅色 0.94 0.88 中色 0.97 0.9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