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杭州餐饮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docx
对杭州餐饮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十五”期间,我市餐饮业零售额持续增长,除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增幅较小外,整个“十五”期间,年均增幅达22.5%,2004年增幅更是高达37.2%,有效地带动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但2005年以来,餐饮业增长势头减缓,增幅回落。2005年全市餐饮零售额虽首次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但增幅较上年回落25.7个百分点,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个百分点。2006年上半年,餐饮零售额增幅虽有回升,但也只维持在14.3%,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一、餐饮企业现状及发展特点
1、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餐饮大市凸显
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餐饮业法人单位831个,产业活动单位1414个,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单位151个,
产业活动单位481个;限额以下餐饮业法人单位680家,产业活动单位933家。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比较:全市的餐饮业法人单位增加10.65%,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单位增加179.63%。餐饮业企业拥有餐位数357225位,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拥有餐位数193298位,占54.12%。
2004年餐饮业零售额达9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2%,2005年达到100.86亿元,比2004年增长11.5%,总量占全省餐饮业零售额的19.1%,居全省首位,比全省第二位的宁波高9.37亿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餐饮零售额为57.11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全省餐饮业零售额的19.7%。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对方便群众生活、安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餐饮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有所趋缓
2005年,我市餐饮零售额增幅为11.5%,与前几年20%以上的增幅相比,增长幅度有所减缓。三季度后,我市餐饮业零售额增幅逐渐下降,从1-3季度的14.1%下降至1-4季度的11.5%。从今年开始,我市餐饮业零售额略有回升,从1季度的11.6%到1-2季度的14.3%,但幅度不大,比2005年底高出2.8个百
分点,但比去年同期还是下降0.3个百分点。
这说明我市餐饮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已形成一定格局,扩张速度逐渐放慢,开始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时期。
3、连锁经营发展加快,成为餐饮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企业的整合速度加快,部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大型餐饮企业已走向集团化发展。“十五”期间,我市连锁餐饮零售额平均增长44.1%,高于餐饮零售额21.6个百分点。餐饮连锁零售额由2001年占全市餐饮零售总额的13.0%到2005年的25.3%。目前全市限额以上餐饮连锁企业18家,从业人员2.16万人,拥有连锁门店468个。上半年18家限额以上餐饮连锁企业实现餐饮零售额15.26亿元,同比增长26.1%,比全市餐饮零售增幅高11.8个百分点。连锁经营已经成为餐饮业做大做强的主导经营模式。
4、五县市增长幅度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长幅度和景点旅游人次基本成正比
今年上半年,五县(市)的餐饮零售额增长态势较为强劲,实现零售额1.62亿元,平均增长19.1%,高于市区增幅5.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这和五县(市)的旅游增长趋势基本一致。1-6月五县(市)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5.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9个百分点。市区1-6月旅游人次仅增长16.7%,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因为市区餐饮零售额基数大,增长幅度必然趋缓。另一方面,这几年,五县(市)都不同程度加大旅游业发展,形成各自特色旅游景点,分流了一部分市区旅游人次,也分流了市区餐饮零售额的份额。
5、特大型企业拉动作用大,餐饮业规模效益明显
今年1-6月,餐饮零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家。肯德基、麦当劳、杭州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这三家特大型餐饮企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对全市限上餐饮零售总额的占有率、贡献率、拉动增幅分别为14.6%,20.0%和2.3个百分点。通过对我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分析,企业规
模和增长幅度基本成正比。零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餐饮零售额收入为15.73亿元,平均增长15.9%,高于平均增幅4.6个百分点;而餐饮零售额在100万以下的企业一半以上增幅都下滑,出现负增长。
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大,增速有所回升
今年以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餐饮零售额增长回升,2005年由于受禽流感影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餐饮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