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防培训9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04-11约6.6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防理论培训 消防管理的重要性 消防工作的定义、方针和原则 消防:指扑救和预防火灾的总称。 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工作原则:按照政府统一指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的分类: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火灾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即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重大火灾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较大火灾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一般火灾 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按火灾的燃烧物质分为 A、B、C、D、E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 烧时能 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燃烧的要素和条件: 可 助 燃 燃 物 物 点 火 源 常见点火源温度 扑救火灾的四个方法 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3、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3、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化学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终止。如将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燃烧终止。 预防火灾的四个基本措施 一、消除着火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