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三措(配网工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配网三措
配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1、总则
公用架空线路现阶段仍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发展电缆网络。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城市配电网的改造和建设应纳入城市改造和建设的统一规划。各公司应该与城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并取得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应与城市高压电力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业扩报装工程相结合,与配电网的大修、更改工程相结合。
在配电网改造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但应持谨慎态度,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中压配电网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所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显的供电范围,一般不应交错重叠。分区的划分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中压配电网应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当负荷转移时不致使载流元件过载。当任何一个中压馈电柜因故停运时,通过倒闸操作,能继续向非故障线路段用户供电,配电线路不过负荷,不限电。
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长期规划,一次选定,多年不变。在不符合需要时,可另敷设新线路或插入新的高压变电所。
架空线路和正常运行负荷电流一般应控制在其安全电流的2/3以下,超过时应采取分路措施。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电流应根据其在电网中的地位留有适当的裕度。
SF6开关、真空开关、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小型封闭式配电装置及各种新型熔断器。
架空线路
城市中压架空配电网应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结构。中压线路的主干线和较大的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线路分段一般为三段。相邻变电所及同一变电所馈出的相邻线路应装设联络开关。
中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铝绞线,主干线截面应为150~240mm2,考虑城市电力网的发展,分支线截面不宜小于70mm2。
15KV考虑。当采用铜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时,绝缘子绝缘水平按20KV考虑。
中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长度为12m电杆,必要时,可采用长度为15m及以上电杆。
电缆线路是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地区宜采用电缆线路:
依据城市规划,繁华地区、大中型住宅小区和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街道狭窄,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
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负荷较大的用户;
电网结构需要时。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应发展公用电缆网,严格控制专用电缆线路。公用电缆线路连接供电点的数量及接用容量的确定应考虑运行及管理的要求。
公用电缆网的结构形式可用单放射式、双放射式、单环网式和双环网式等。
依重要程度,以电缆向用户供电的形式如下:
以一路电缆向用户供电(宜用双条电缆);
一路电缆主供,另一路公用架空线路备用;
由一个或两个电源点(变电所或开闭所)供电的两路电缆向重要用户供电;
由两个或三个电源点供电的三路电缆向特别重要而容量又较大的用户供电
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条数、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素确定。
电缆线路的分支,根据需要和可能应建设环网开闭箱(室)或分支箱(室)。
中压主干线电缆截面宜选用铜芯300mm2--400 mm2及以上,支线电缆截面的选用应满足载流量及热稳定的要求。
300mm2--400 mm2的电缆。
柱上变压器
柱上变压器应靠近负荷中心,容量一般不宜大于400KVA,不符需要时,应增装变压器。变压器台架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成。
60%。
低压配电网
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宜采用以柱上变压器或配电室为中心的树枝放射式结构。相邻变压器低压干线之间可装设联络开关,正常情况下各变压器独立运行,事故时经倒闸操作后继续向用户供电。
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宜一次建成,今后不符合需要时,可插入新装变压器。
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宜过大,为满足末端电压的质量的要求,市区一般为150m以内。
为满足线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减少外力破坏事故,低压架空线路应使用绝缘线。架设方式可采用集束式或分相式。当采用集束式,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多回低压线路可同杆架设。
低压线路宜采用铝芯绝缘线,主干线截面宜采用150mm2,次干线宜95 mm2、120 mm2。
10m及以上的电杆。
接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聚乙烯绝缘线,从同一电杆上引下的接户线较多时,可采取将主接户线引入分线箱,再从分线箱向用户引出接户线的措施。分线箱可装设在用户建筑物外墙上,亦可装设在专用电杆上。
为防止零线断线烧损用户家用电器,低压线路主干线的末端和各分支线的末端,零线应重复接地。三相四线制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零线也应重复接地。
开闭所、配电站
为解决高压变电所中压配电出线开关柜数量不足、出线走廊受限,减少相同路径的电缆条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