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一通三防”知识1000问(带目录).doc

发布:2016-08-23约15.88万字共1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矿“一通三防”知识1000问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通风 1 第一节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1 第二节 矿井通风有关规定 12 第三节 采区及采煤工作面通风有关规定 23 第四节 掘进工作面通风有关规定 29 第五节 矿井风量计算和测定 37 第六节 通风设施及其质量标准 47 第二章 矿井瓦斯防治 58 第一节 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58 第二节 瓦斯等级鉴定及测量有关规定 67 第三节 防止瓦斯超限作业措施 83 第四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101 第五节 防止杂散电流和爆破火花措施 111 第六节 构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 117 第三章 矿尘防治 131 第一节 矿尘防治基础知识 131 第二节 矿尘防治措施 138 第三节 鉴定煤尘爆炸性有关规定 145 第四节 矿尘防隔爆措施 148 第五节 尘肺病防治有关规定 156 第六节 “综合防尘”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 165 第四章 矿井防灭火 166 第一节 矿井火灾防治基础知识 166 第二节 鉴定煤自燃倾向性有关规定 174 第三节 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 176 第四节 预防矿井外因火灾措施 182 第五节 矿井防灭火方法 185 第六节 “防治自然发火”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 192 第一章 矿井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1、什么叫”一通三防”? 答:根据原煤炭工业部《国有重点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中的定义,“一通三防”就是指加强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事故的发生。 2、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有以下三方面: ⑴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井下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⑵将冲淡有害气体和矿尘后的空气排出地面,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并使矿尘浓度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⑶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巷道和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满足井下规定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3、矿井通风的作用是什么? 答: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煤矿井下开采存在着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煤尘、煤炭自燃等严重威胁,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杜绝重大灾害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为了创造良好的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对瓦斯、煤尘和火灾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高矿井的抗灾救灾能力,最经济、最基础的解决方法就是搞好矿井通风工作。 4、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地面空气是相对于矿井空气而言的,通常称为“大气”。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为:氧气,(O2)占20.96﹪,氮气(N2)占78.13﹪,二氧化碳(CO2)占0.04﹪,其他惰性气体、水蒸气等占0.87﹪;按质量所占的百分比为:氧气(O2)占23.1﹪,氮气(N2)占75.6﹪,二氧化碳(CO2)占0.046﹪,其他惰性气体、水蒸气等占1.254﹪。 5、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什么不同? 答:矿井空气的来源是地面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空气的成分、温度、湿度和压力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⑴氧气浓度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⑵混入了各种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沼气等有毒有害和爆炸性气体。 ⑶混入了煤尘和岩尘。 ⑷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冬季温度升高、夏季降低;绝对湿度增大,相对湿度增高;在压入式通风矿井,压力变大;在抽出式通风矿井,压力变小。 6、矿井空气中的氧含量为什么比地面空气低? 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人的呼吸、煤岩的氧化,坑木的腐朽、井下发生火灾等,使矿井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另外,在煤矿采掘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和煤岩不断释放的各种有害气体,特别是沼气的涌出,都相应地降低了矿井空气中氧含量。 7、什么是新鲜风流? 答:当矿井空气和地面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时,例如在进风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等处的风流叫做新鲜风流,有时也叫进风风流。 8、什么是乏风风流? 答:.当矿井空气流经采掘工作面或井下工作硐室以后,其成分与地面空气的成分相比发生了变化,则将风流叫做乏风风流,有时也叫回风风流。 9、什么是进风巷? 答:进风风流(即新鲜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做进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进风用的叫总进风巷;为几个采区进风用的叫主要进风巷;为1个采区进风用的叫采区进风巷;为1个工作面进风用的叫工作面进风巷。 10、什么是回风巷? 答:回风风流(即乏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做回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回风用的叫总回风巷;为几个采区回风用的叫主要回风巷;为1个采区回风用的叫采区回风巷;为1个工作面回风用的叫工作面回风巷。 11、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