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选址注意事项实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站选址案例分析
目 录
一,市区和县城选址避免过高基站导致的深度覆盖不足和越区干扰 2
二,乡镇基站的选址。要首先保证镇子内的深度覆盖 3
三,乡镇选址时也要注意站型的确定。增强覆盖的针对性 5
四,高山站的选址要慎重。不可一味求高 7
五,有针对的站址选择可增加目标区域覆盖以提高基站利用率 8
六,采用预置下倾角全向天线解决覆盖案例 10
七,全向天线安装问题 11
八,通过天线下倾角的调整解决 11
附录A手机的信号强度指示(参考) 12
基站选址案例分析
一,市区和县城选址避免过高基站导致的深度覆盖不足和越区干扰
例子:某市城北农行和某县蒙冈岭
目前有些市区和县城的基站坐落在一些过高的山顶或楼顶布站,因为过覆盖引起的了扰和基站附近覆盖不良的现象,例如某市市城北农行和某县蒙冈岭,由于天线位置过高,不但会产生过覆盖,基站周围的深度覆盖也得不到保证,天馈调整的余地也不大,往往会导致基站附近覆盖电平较低和干扰问题。
上图为某市市建设大厦和某市市城北农行之间的地区的电平覆盖图,此处建筑较多,人口密集。如上图可见,虽然主干道上覆盖电平达到了-80dBm,可是当我们路测到支道的时候,分支道路处的电平值达到了-90dBm,如果加上建筑物损耗,某市市建设大厦和某市市城北农行之间地区的室内覆盖的质量可想而知。
上图为某县城的通话质量图,由于某县蒙冈岭基站较高,某县农行-3存在过覆盖问题,通过上图中的邻区信息可以看出,某县蒙冈岭的第3在县城中的电平值为-59dBm.由于频率复用的关系,某县蒙冈岭-3和某县农行-3为邻频小区某县蒙冈岭-3和某县农行-3为邻频小区,由于某县蒙冈岭-3的越区覆盖,导致当占用某县农行-3的信号时,产生邻频干扰,通话质量极差。
对市区的基站分布,可考虑减少高站的数量,做到分裂覆盖区,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市区内的深度覆盖,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基站过高引起的干扰。
对于村镇一些重点区域和话务密集区,为了增强覆盖和吸收话务,最好采取定向基站或者功分天线,不但可以保证村镇室内覆盖,还以对村镇两侧的道路定向覆盖。
覆盖村镇的基站选站址时不要一味的想做到即覆盖村镇又想覆盖道路,可从用户投诉和路测的结果看,由于村镇基站大多座落于离村镇有一定距离的高山或铁塔上,导致有些小区不但不能很好的覆盖路面,也没有良好覆盖村镇,村镇内深度覆盖受限。建议村镇加站时可参考移动的做法,在村镇的主街道或者中心建站,保证室内覆盖,避免基站较低的利用率。
二,乡镇基站的选址。要首先保证镇子内的深度覆盖
例子:某县窑头-0
某县窑头-0掉话次数次数和掉话率一直较高,同时,话务量较大,时常还为超忙小区,出现TCH占用遇全忙次数较高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时间 TCH话务强度(不含极早指配)(ERL) TCH可用数目 每信道话务量 TCH掉话率(%) 小区间切换成功率(%) TCH掉话次数 TCH占用时无线链路断的次数(连接失败) TCH占用失败次数(所有的) TCH占用遇全忙次数 1-11 3.32 6 0.5533 2.48 100 3 2 6 6 1-12 2.29 6 0.3817 1.27 50 2 1 2 0 1-13 2.87 6 0.4783 2.31 100 3 3 3 1 1-14 4.03 6 0.6717 6.34 100 9 7 96 95 1-15 2.95 6 0.4917 8.72 75 15 12 11 5 1-16 2.59 6 0.4317 6.91 66.67 13 11 17 9 1-17 4.11 6 0.685 4.61 71.43 13 10 112 105 通过频率规划检查和切换数据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对某县窑头进行了实地路测,力图找出掉话原因。窑头镇路测电平覆盖图如下图所示:
某县窑头小区天线位于距离窑头镇主街道500米处的铁塔上,基站为BTS312的O1站,基站硬件测试和无阻挡电平测试正常。可是在主街道上,覆盖电平最好才达到-80dBm,整个街道的室外电平基本为-85dBm,由于窑头镇镇内正在修路,车辆无法开向基站方向,可是通过观察手机在街道附近的道路和建筑周围的电平,考虑建筑物对无线信号的损耗,大多数窑头镇的室内覆盖达到了-95dBm,在这样的无线环境下,由于深度覆盖不够,掉话发生的几率自然会加大。
同时,我们发现移动在窑头镇也有基站,基站就位于镇子的正中间,也为全向站,对镇子的主街道和建筑的覆盖会理想一些。
某县窑头和泰和县冠朝之间的路段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覆盖,如下图所示:
某县窑头和泰和县冠朝之间的路段电平覆盖较差,可勉强通话,通话质量也较差。移动在窑头镇和冠朝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