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习题.doc

发布:2016-07-03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能量流动相关计算 2013-12-19 1、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若流经此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则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2、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开始,若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124.7KJ,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71.7KJ,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3、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最多消耗水藻 kg 水藻 水蚤→虾→小鱼→大鱼→人 5、如人的食物二分之一来自植物,四分之一来自小型肉食类,四分之一来自牛羊肉,则人增重1kg时最多消耗植物___________kg。 6、如右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同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 7、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8、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 。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J/cm2·a,但并不能满足人工鱼塘的生产需求,所以还需要 。 (4)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学习,我们认为建立“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优势在于 。 (6)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 9、如图是丁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每平方米的能量,,即103kj/(m2.y)据图分析后回答: ①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②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③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11、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12、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 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 1 人 植物 小型肉食动物 牛、羊等食草动物 1/2 1/4 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